9月20日上午10點59分,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的巨型電腦螢幕顯示1.0008的數字,這代表加元兌美元最新的數據,也是31年來幣值第一次凌駕美元。可以想像嗎?在1976年11月,加元兌美元只有0.62的價位,也就是1元加幣只能換到0.62美元;如今可不同了,兩個貨幣終於等值了,單純的表象,其實卻有非常複雜微妙的意義。
#@1@#首先,得看加元為什麼能成為強勢貨幣?美元弱勢是主要關鍵,從2003年加元的低點0.65美元價位,短短不到5年,就突破1美元關卡,升值幅度高達54%,當然也不只有加元強勁,英鎊、歐元、日圓、人民幣等兌美元都喊漲,過去1年來的平均升值幅度在3成左右。豐銀行(HSBC)投資顧問楊文欣說,「這是一個made-in-Canada(加拿大製造)的成功故事;首先,因為全球對能源需求旺盛,加拿大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成為一大金雞母,再來,加拿大這幾年在自然資源導向下也積極平衡發展其他經濟類別,使得各行各業欣欣向榮,失業率3.3%創下30年來新低水準就是很好的證明。」對全球投資者來說,究竟該怎麼面對美元貶值、加幣或其他貨幣升值的現象呢?IA資產管理公司的分析師Irwin Michael說,很多投資人喜歡美元,或者說習慣一切以美元,美國金融市場為主;但如今國際金融市場真的改變了,美元不是獨大的強勢貨幣,1英鎊達到2美元、1歐元超越1.4美元和1加元等於1美元,這些數據都已經證明美元不再一枝獨秀,他強調:「並不是美元或是美股不再值得期待,而是其他國際金融市場正迎頭趕上,甚至未來幾年內表現會超過美國,因為全球化的投資布局非常重要。」
#@1@#他說,觀察國際金融投資機構過去1年的投資策略,很多都將觸角伸向加拿大、澳洲,甚至是中南美等國,就可以知道風向球的改變,例如私募基金龍頭Brookfield過去只投資北美市場,不過去年除了增加30億美元投資加拿大之外,也斥資70億美元買下澳洲房地產管理公司,又相繼分別注資60億美元和25億美元在巴西和智利。他說,「當風起時,趁勢順風跑的人總能輕鬆達陣,聰明的投資人不能忽略這個趨勢。」當然,你還有另一個選擇。Goodwood金融投資公司投資顧問Peter Puccetti說,很多人就是鍾情美國金融市場,或者說他們熟悉華爾街操作模式,可能只對美國上市公司有信心,那該如何儘量保證一大把美元資產只會增不會減呢?他建議,「鎖定大型、具全球化布局的美國企業就對了」。
#@1@#像是運動用品Nike、飲料大廠Coca Cola(可口可樂),或者是電腦大廠intel(英特爾)等,基本上都是在世界各國布局完整的企業,當美元走弱,或是美國經濟衰退時,它們的盈餘也不至於縮水,因為海外營收的貢獻更大。Puccetti說,其實這些公司雖然在美國掛牌、總部設在美國,但本質上已經不是一個美國企業了。根據統計,在美國道瓊工業指數30家大型企業中,有11家企業每年海外營收超過總營收的一半(見圖),例如可口可樂有71%營收來自海外市場,家用品大廠P&G(寶僑)也有62%營收來自海外。至於Nike即使不在30大企業中,但是它的全球布局非常完整,特別是亞洲市場是最大貢獻者,預計這一波美元貶值卻讓它的帳面盈餘多了4%。因此,投資人不用擔心美元摔跤,而是要找到擊敗匯率貶值的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