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的栽種是需要生長時間週期的,同時也受到無霜期與水源的限制,還記得國中、高中的地理課本曾經提到,水稻在南方是一年三熟,但在長江以北是一年二熟,秦嶺淮河以北是無法種植的嗎?當一個地方的氣候表現的持續時間無法長於某些作物的生長週期,那麼在該區就無法發展該作物的農業。
這也是為什麼不同農業區會有不同作物的主要原因,古代遵從著二十四節氣調整種植的作物種類,調整播種休耕的時間。
種植的知識vs.程式交易
隨著氣候變遷,聖嬰現象與各式極端氣候,農業的發展與規劃也變得更加複雜,藉由預測可能的氣候狀況來調整作物種類,抑或是改良作物品種,改變其生長週期以適應氣候的改變,亦有使用溫室等外力作用來克服農業困境的做法。
看到這裡,或許你以為翻錯了雜誌章節,可能還重新檢查了一下雜誌的封面與名稱,究竟這些種植的知識與程式交易有什麼關係呢?
一個大前輩曾經提過,程式交易是看天吃飯的;在不好的年份與季節要想辦法活下來,每年每季都要努力耕耘,等待好年出現時要好好存糧。聽到的當下雖然認同,但在這陣子困難的盤勢變化中更有所體悟。
想像自己是個農夫,你的資金規模大小可以決定你這一季能租用多少農地,並購買多少種類與數量的種子,這相當於程式交易者的資金水位與資訊能力,可以決定執行多少策略並控制多少槓桿。
盤勢發生變化 執行策略跟著改變
而每一期的收成表現,取決於當季氣候判斷與你的種植組合互相對應而成。不論當季的賺賠,你每季都要投入新的成本,決定新的農業組合。
按照一樣的邏輯思考,程式交易的策略能否於市場存活,主要依據有兩項,一是策略的交易與持倉週期是否小於盤勢的持續時間,當盤勢發生變化,由甲盤勢轉變為乙盤勢,某些適應甲盤勢的策略可能會失效,而程式交易者可能改執行統計上適應乙盤勢的策略。
若乙盤勢持續時間不夠久,無法讓新策略反覆進出夠多次,經歷多個空倉至持倉的週期,程式自然無法在市場上獲利,這也是為什麼文章第一段提到,週期的重要性。
注意策略本身週期大小 盤勢的延續性
在調整與管理策略的同時,我們一方面要注意策略本身的週期大小,一方面要注意盤勢的延續性,在兩者判斷都正確的狀況下,策略組合才能有好的表現。
同樣的,當盤勢的轉變不如過去統計,就像是現今氣候變遷一般捉摸不定,這時候程式開發者自然要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微調,來適應這多變的市場。
配合環境變遷 從各個角度評估、調整
因此,調整週期大小,利用低槓桿控制風險,廣納各式策略分散風險,評估策略的可行性與耐受度等等,都像是農業規劃般,從各個角度與變遷的環境配合。
想通了這個道理,把經營程式交易策略組合,視為是農業組合規劃,我想在管理策略上大家一定更能有所進步,在遇到不好的年份的同時,也更能控制風險,不會盲目的重壓,也願意花更多時間等待好日子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