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美國次級房貸問題造成全球股市重挫。如今,4個月過去了,大部分的亞洲國家早已恢復至股災前的情況,只有台股相對較差。有別於陸股資金過熱,需要以QDII機制紓緩(即允許合格的國內投資機構,可將資金投資於境外地區,例如香港股市),台股卻面臨漲不起來的困境,可謂天壤之別。然而,台股的問題到底在哪裡?追根究柢,主因就在於管理方式錯誤──用高門檻、限制多的名品店的思維來管理百貨公司。全球證券市場的演變,都是由名品店慢慢的變成百貨公司。何謂名品店?也就是指產品上市的門檻較高,只有最好的產品才會上架,供消費者選購。不過,證券名品店看似毛利率高,也有其問題存在。像是過期(季)商品,必須採取拍賣方式,來增加商品的流動率,避免庫存。但隨著名品店的規模愈來愈大,過期商品未必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賣掉時,就得要另闢專區來販售。當這種情況成為常態後,便形成多層次化的銷售,也就是不同樓層賣不同產品,百貨化的雛型由此浮現,「百貨化」也成為證券市場最後的歸宿。
#@1@#百貨化的證券市場特色,在於參與交易的人多、產品多,不同風險嗜好的人都能在市場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產品,這種大量化即為證券交易的本質。在這樣的市場中,消費者(即投資人)不在乎產品的好壞,只在乎價格及標示公道與否。就像消費者買果汁時,在乎的不是果汁是100%還是30%原汁,關鍵在於產品上是否把果汁的30、60或100%成分標示清楚。因此,目前各國證券市場中,皆以「充分揭露」為最重要的管理準則。所以,證券市場管理者只要訂立適當的規範、創造出公平交易的市場平台,就能有效把人民的儲蓄,轉化為投資。證券市場百貨化後,限制過多就會造成問題。試問,有哪個百貨公司會限制客人進門?只要客人按市場的規則和定價等交易方式運作,為什麼要特別明令禁止?當「台股百貨公司」進來的客人少、買賣交易少,上漲力道自然大減。對台灣的客戶來說,證券市場都是一些老產品,無法引發消費意願。於是,許多企業一方面對台股投資環境沒有信心,另一方面則為了修整自己的儀容,紛紛減資,企圖使自己輕盈些、賣相好些,增加台灣客戶的興趣;同時,面對這樣一個客戶不多的百貨公司,許多廠商自然不願將自家產品上架(即上市櫃)販售,造成舊貨賣不出去,新貨又不肯進來。台灣的執政當局為了拯救國內衰退的經濟景氣,2003年甚至取消QFII管制(合格的境外投資機構),卻獨排大陸資金,擺明了把客人往外推。再者,採用高門檻方式管理,容易產生上市的公司可能都是夕陽產品(獲利情況呈現最佳狀態上市,接下來可能就得面臨生命周期循環中的下坡階段),以及企業為求能順利的上市櫃,而有做假股利等資料,以提高報酬率的疑慮。在這種客人不上門、產品沒有新意的情況下,台股百貨公司只能面臨萎縮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