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藥產業,當輝瑞、羅氏、禮來等國際大廠紛紛從台灣撤廠時,惠氏不但保留台灣廠,更在台灣設立「亞太運籌中心」,在董事長兼總裁王文德的帶領下,台灣惠氏業績連年成長,還將藥品從台灣行銷至亞洲、大洋洲等12個國家,包括對藥品管制最為嚴格的日本。即使今年經濟不景氣,不少藥廠營收負成長,台灣惠氏營收仍超過10%以上。幾乎以閩南語全程接受《理財周刊》專訪,從基層業務爬升至高層的他,爽朗又誠懇地呼籲,政府應該將製藥工業視為國防工業的一環,並以台灣惠氏的經驗證明,投身社會公益可讓企業向心力更強,更能幫助公司成長。以下是採訪紀要:
#@1@#《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從2000年起,外國大藥廠紛紛撤離台灣,只有惠氏還留在台灣,原因為何? 王文德答(以下簡稱「答」):很多人誤以為,「賣藥的」很好賺,實際上不然,飲料有上千億元以上的市場,藥品頂多上百億元。台灣實施健保後,台灣人有健保的比率從62%,激增到97%,藥廠的確因為就醫人數增加,有過好幾年的榮景,不過,之後由於健保局連砍6次藥價,使得藥廠利潤愈來愈低,於是,歐、美、日藥廠紛紛撤離台灣,惠氏成為碩果僅存的1家。不過,外國藥廠「撤離」台灣,指的是將製藥工廠遷移至中國或其他國家,而非把銷售體系都撤出,這些藥廠包括輝瑞、羅氏、禮來等,至於惠氏位於新竹縣新豐鄉的西藥工廠,不但沒有關廠,今年還得到總公司獲頒「多元化最佳實踐獎」,更是全球工廠唯一的得獎者。問:難道惠氏總公司沒有想關閉台灣工廠過嗎?答:實際上,惠氏總部也考慮過關閉工廠,一如其他外國藥廠所考慮的,在中國設廠,工資便宜、市場又大,台灣就算2300萬人每個人天天吃藥,市場也不可能比中國大。老實說,把工廠繼續留在台灣,對我而言,工作量反而比較重,沒有工廠的話,我只要處理代理藥品的業務,反而比較輕鬆,只不過這工廠背後代表著1000多個家庭,我實在開不了口,要這些員工「走路」。
#@1@#經過與惠氏總公司協商、請求,總公司終於答應把台灣的工廠留下來,不過每2年得重新評估要存或要廢,壓力真的很大;現在,惠氏新竹廠不但績效良好,還將產品外銷新加坡、日本等國,證明當初把工廠留下來,是正確的。問:2000年,惠氏在台灣成立「亞太運籌中心」,目前成效如何?為何選在台灣設立?答:對惠氏總公司而言,成立區域運籌中心最重要選擇的條件,無非是該地能夠維持穩定的藥品供應量,與全球一致的品質,一如麥當勞對全球分店的要求。惠氏總公司在台灣成立「亞太運籌中心」,主要原因便在於此,而且台灣的員工十分勤奮,也不會罷工。而成立「亞太運籌中心」後,具體成果包括,2005年將藥品外銷至對藥品要求極為嚴格的日本,今年台灣惠氏營收仍有10%以上的成長,營業額已達60億元,更締造連續4年,也是第9次獲頒惠氏體系內最高榮譽的總裁獎。你想想看,中國生產的產品品質還很不穩定,如果是腳踏車、家電產品,消費者買到瑕疵品,最多只是損失金錢,但是,如果是藥品出了問題,可就是人命關天的事;製造品質優良,是台灣產業最大的優勢之一,可惜政府沒努力把這些藥廠的工廠留下來。順帶補充一點,台灣一直想發展生醫產業,台灣惠氏正是個值得複製的最佳樣本。很多人並不知道,台糖是台灣惠氏的大股東,擁有的股份超過40%,所以,台灣惠氏是台美合資的企業,不過台糖十分尊重惠氏的經營團隊,從來不過問經營方面的事,現在惠氏獲利穩定成長,台糖同樣雨露均霑。
#@1@#問:最近,國外生技公司又大舉來台灣進行投資,這對台灣惠氏有什麼影響?答:惠氏的營業範圍很廣,包括處方用藥、非處方用藥、營養品,旗下知名的品牌有善存、挺立、克補、銀保善存等,也生產動物保健用品,你一定聽過養豬用的「歐羅肥」,那也是惠氏的產品。其實,這一波來台灣投資的都是國外的生技公司,而不是藥廠,雖然包括惠氏藥廠,大多數藥廠都有生技部門,但都不在這些公司之列。這樣說也許有些抱歉,但我委實還看不出生技產業的獲利模式,也還沒對台灣惠氏造成影響,但我認為政府應該多花一些心力與經費,投資已有長久歷史、獲利也穩定的製藥業上,甚至應該把製藥業視為國防產業的一環;在SARS風暴後,國人已知道製藥業有多麼重要。
#@1@#對惠氏而言,比較不怕這些生技廠商的競爭,但擔心藥品的專利期,只要專利期一過,各種複製藥品馬上傾巢而出,正統藥商根本無利可圖。問:您剛才提到SARS,在2003年SARS風暴之後,惠氏的業績快速成長,其關聯為何?答:SARS疫情爆發後,政府將北部的SARS病患集中在和平醫院與松山醫院,松山醫院就位在惠氏的正對面。當時,全台灣人人自危,松山醫院附近根本沒人敢來,整條街空蕩蕩,不過,惠氏員工都對SARS有正確的認識,根本就不害怕,還贈送松山醫院上百萬元的克補。當時,惠氏沒有藉此宣傳的念頭,純粹是急人之難;不過,經過SARS之後,台灣人保健意識高漲,例如感冒的人都會自動戴上口罩,也特別留心要補充哪些營養素,惠氏產品營業額也跟著成長不少,這算是好心有好報吧!其實,每一次大型的天災人禍,台灣惠氏都不吝惜捐輸物資,例如2年前的南亞大海嘯,便捐了不少藥品、保健產品到印尼災區,姑且不把這種捐輸當成宣傳公司的「道德投資」,但卻塑造了良好的公司內部文化,讓員工對公司更具向心力,增加公司的競爭力。問:惠氏提倡更年期保健不遺餘力,請問動機為何?答:我必須先說明,惠氏積極推動的社會公益,主要有2項,其一是更年期保健,其二是憂鬱症防治,我認為這是台灣2大健康問題,雖然惠氏也都有相關藥品,但投身於這2項社會公益,並不是純然為了公司利益,也為了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藥廠不是希望顧客吃藥而已,更希望他們有正確的健康知識。
#@1@#推動憂鬱症防治,是因為我發現台灣有多達5~10%的人,可能罹患或輕或重的憂鬱症,但他們可能都看錯醫生,最後當然導致不少不幸的悲劇,而其中一大部分悲劇,是可事先預防或治療的。也許你不知道,「更年期」這個名詞,正是由惠氏推動而後普及的。我會推廣更年期的知識與保健,與我母親的過世有關;我的母親80幾歲過世前,曾經摔傷造成嚴重骨折,我帶她看遍了醫生,沒有醫生知道為何我的母親骨質如此鬆脆,最後,有一位醫生告訴我,我的母親因為在更年期的時段沒有調養好骨質,造成骨質疏鬆,所以才會骨折。這讓我相當震撼,便問這位醫生為何沒人站出來,告知大眾關於更年期的相關知識;這位醫生嘆了口氣說,一來,很多人對「更年期」這個字眼相當敏感,避之唯恐不及,二來,沒有企業家願意出資贊助相關推廣活動。這就是我投入更年期保健宣傳工作的緣起,一直到現在,我還是「長秀更年期關懷文教基金會」的董事。經過幾年下來,台灣中年女性慢慢不再避諱「更年期」3個字,也逐漸注意相關保健資訊,可說是相當良好的社會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