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供不應求,可以確定的是,今年的面板業將愈來愈熱。而每年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展,向來被視為觀察該年全球電子產業發展的櫥窗,台灣的電子廠商、研究單位,都得派遣人員參與盛會,雖然有人認為其重要性不如以往,但其指標地位迄今尚未鬆動。從2008年CES展各國際大廠所推出的新產品可看出,60吋到120吋的大尺寸面板,有日益標準化的趨勢,但在中小尺寸面板的應用技術上,卻有長足的突破。
#@1@#例如,戴爾(Dell)在此次CES展中,便推出了擁有3個可收合螢幕的手提電腦,左右2個螢幕可從中間的螢幕抽出,3個螢幕合起來有40吋,鎖定的主要客群是喜歡大螢幕的電玩族,尤其是美國的電玩族,不過,這種新型式的螢幕是否將造成流行風潮,關鍵在於其價格是否可能比40吋的液晶電視還要便宜,否則就很難爭取到電玩族的青睞。另外,Panasonic還推出了37吋的數位相框,這種可釘在牆壁上的數位相框,突破數位相框得放在桌上的局限,使得數位相框可望造成新一波的流行。Panasonic在CES展也推出新型的電子紙,雖然電子紙在市場上傳聞已久,不過這次Panasonic所推出的電子紙,卻極具量產的潛力,千萬別小看這種軟性面板所製成的電子紙,它可能取代現在的報紙,成為新的媒體材質,使未來靜態的報紙,可望進化出聲光動態。
#@1@#要了解2008年面板產業趨勢,須從2007年第3季談起。2007年第3季,雖然大尺寸的面板出貨量也有所成長,但LCD面板與電視面板才是面板產業成長的真正動能,由於市場需求強勁,導致面板價格水漲船高,所以當時市場呈現一片榮景。LCD monitor是2007年第3季面板產業的主角之一,不過相對於第2季,由於其價格成長幅度頗大,導致成長速度減緩許多。不過,LCD電視與手提電腦市場,依然分別成長了29%與26%之多,表現依然十分亮眼。如果就尺寸來說,在2007年第3季,19吋與22吋面板已成為monitor的主流,根據統計,這兩種尺寸占所有monitor的74%,至於14、15吋的面板,則是手提電腦的主流,約占所有出貨量的73%。13吋的面板主要用在蘋果(Apple)與戴爾的手提電腦上,而17吋與19吋的面板,因為市場未來將有強烈需求,因此未來皆可望繼續成長。
#@1@#在LCD電視方面,32吋與40吋、42吋等3種尺寸是主流,約占所有出貨量的53%,不過,40吋、42吋的面板將愈來愈流行,擠壓到32吋面板的生存空間,其出貨比率將從38.1%下降至34.%。雖然,一般人更換電視機的時限,大概是7到8年,比電腦的3到4年還久得多,不過現在如果更換電視機,尤其是北美市場的民眾,那麼就一定是換成液晶電視,由於40吋以上的液晶電視價格不斷下滑,因此電視面板的成長動能,依然備受期待。不過,40吋以上的液晶電視,未來有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PDP(電漿顯示器),因為其畫質佳、價格又低,兩者之間的消長與競合,相當值得關注。由於面板的應用面極廣,所以全球的面板需求量將愈來愈大,幾乎所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面板,出貨量都大幅成長,尤其是亞太市場(不包含日本),成長力道更是驚人。從2008年CES展所顯示的趨勢來看,對於台灣面板產商相當有利,因為台灣廠商在中小尺寸面板的客製化能力相當強,可以很快生產相關產品,快速獲利。所以,台灣的面板業生產線生態將產生位移,5代線以下的生產線將用來生產數位相框,手提電腦面板將移至5代線,monitor、電視的面板則將分別移至6代線與7.5代線。
#@1@#可以這麼說,2008年是面板業的好年冬,主要是這個產業的景氣循環剛好走到最高峰,幾乎沒有可以改變此一趨勢的力量,原因便在於面板的需求大量增加,但面板廠商擴充產能的速度卻太慢,產生供不應求的情形。然而,同樣屬於面板產業,monitor面板的波動幅度較大,至於手提電腦的面板,受限於手提電腦產業已進入成熟期,大都採取契約生產的模式,出貨量可以事先估算,所以其波動幅度較小。不過,由於台灣與韓國的廠商繼續投資第6、7、8代線的設備,等到了2009年,這些生產線陸續完工開始生產後,全球面板卻可能發生供過於求的現象,景氣就可能往下走。而且,面板業生產線不斷推陳出新,現在興建8代線的經費便高達約新台幣1000億元,因此台灣的面板廠商幾乎已無法獨立建廠,必須引進資本雄厚的外資參與興建。至於生產50吋以上面板的9代線、10代線,所需經費更是龐大,台灣廠商更是難以承擔,引進外資已是無法避免,這可能也是台灣面板產業未來的重大變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