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是現今最夯的話題,全民理財更早已蔚為風氣,民眾若善用投資工具理財,亦可做為節稅規畫,除了可有效累積資產之外,更可降低稅負負擔,如今常見的金融商品如保險、債券、基金等,都是運用節稅的工具之一,因此,如何善用金融商品來實踐節稅的方法與步驟,是民眾不可或缺的節稅常識。
#@1@#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胡榮一指出,「只要利息所得不超過27萬元,都在免課稅的範圍內。」而利息又包含債券、儲金、票券、股票……等,各種金融商品的課稅標準也不同,民眾如何同時享受投資獲利,又能聰明節稅呢?投資股票在台灣早已成為全民運動,民眾若出售上市上櫃股票所得皆不課稅,但是配股配息會不會課稅?又要課多少稅呢?胡榮一強調,按照新規定,採兩稅合一制,若有股利收入將產生股利憑單,例如:買1張股票即將參加除權除息交易,若所得高者在除權除息前賣掉股票,依證券交易所得不課稅,若直接參加除權除息而產生股利所得,會列入綜合所得課稅,若個人邊際稅率高者,亦會被課較高的稅。另外,股利憑單記載的「股東可扣抵稅額」也是選股標準之一,例如新竹園區的高科技公司,可能沒有股東可扣抵稅額,但傳產業者的股東可扣抵稅額比例,可能高達30~40%。因此,民眾是否參加除權除息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對所得低者較為有利。另外,像權值重的大型股,通常到除權除息日會出現賣壓,因為大股東為了不被課稅而放棄股息收入。
#@1@#胡榮一表示,「郵政儲金只要本金在100萬元以下,其利息也免課稅,利息收入太高者,不妨考慮挪用部分資金至郵政儲金內。」另外,債券利息往年合併在27萬元以內皆免課稅。以往投資人買債券以附買回交易,只要在領息日前賣掉債券賺取價差,其利息列在證券交易所得內亦免課稅,不過今年度卻有新規定,「債券利息採取分離課稅,若超過10%以上皆不課稅,對利息收入高者十分划算。」短期票券包括政府發行的國庫券、銀行發行的可轉讓定期存單,及由公司發行經金融機構保證、承兌或背書的票據,亦可做為節稅工具。胡榮一強調:「短期票券採取20%的分離課稅制度,對所得高者較有利。」
#@1@#此外,共同基金也是國人常見的投資工具,其中股票型基金亦可做為節稅規畫,而股票型基金又分為封閉式及開放式,兩者買賣所得皆不課稅,但是若有參加分配所得,課稅標準也不同。胡榮一指出,分配所得來源有3種:(1)買賣股票時的股票交易所得,(2)買賣標的分配股息股利,則依股息股利的課稅規定,(3)基金公司的存款,其利息收入亦依27萬元免課稅規定。不過,現今開放式基金皆無配股配息,因此無課稅問題。另外,海外基金以所得稅來說不課稅,但預計民國99年最低稅負制實施後,海外所得將列入課稅範圍內。期貨亦可節稅,其買賣所得稅並不課稅,期貨交易稅率以0.25%,期貨選擇權稅率以0.125%計算。而REITs(不動產信託基金)採取6%分離課稅,對高所得者有利。胡榮一強調,「私募基金所得也要課稅」,比照未上市公司的證券交易所得,私募基金所發行收益憑證的交易所得,列入基本所得中,屬於最低稅負制的一環。外幣定存若存在國內金融機構,利息所得也併入27萬元內計算,若買賣外匯所得屬於財產交易所得,亦在課稅範圍內。
#@1@#個人綜合所得稅的保險費列舉扣除額,每人每年以24000元為上限,是指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父母、子女等的人身保險、勞健保、軍公教保險為主。宏利人壽處經理林弘奇表示,「一般民眾以為是以家庭為單位,而將兄弟姊妹列入申報,其實只限於直系親屬及配偶。」至於如何降低申報贈與稅?林弘奇指出,「父母若想節省贈與稅,可透過現金或保險,每年贈與子女111萬元為上限,子女再用此筆資金幫父母買保險,因贈與額度在課稅範圍之內,故無課稅爭議,萬一父母身故時,保險公司給付的身故保險金又可做為抵繳遺產稅。」中年以上的高資產族群通常都有規畫遺產稅的需求,林弘奇認為,高資產族群由於每年收入增加迅速,因此建議從2個方向去考量:(1)調整未來資金流入,儘量不要將資產列在自己名下。(2)壓縮現有資產,例如運用保險來調節資產,做為節稅規畫中的一環,或土地課稅是以公告地價市值為主,可有效壓縮資產。另外,珠寶及藝術品亦可做為節稅工具。年收入若達300萬資產以上的族群,最好及早開始逐年分批轉移資產,甚至從子女一出生即開始規畫,效果將更顯著。
#@1@#林弘奇指出,有些民眾為了節稅,未經專業理財人員的建議,而導致錯誤的節稅行為,例如:以境外保單或海外投資做為節稅規畫,因為資訊取得較不透明,可能還沒省下稅金,反而賠了本金。或是買不動產給子女,卻無實質資金往來、或是透過第三人三角移轉買賣土地,一旦查證與事實有明顯落差,皆視同贈與做為課稅標準,並且加重罰責。另外,向專業的財務規畫人員諮詢節稅規畫,才能針對個人的資產狀況做全盤的建議。對不婚族或未打算生育子女的頂客族來說,林弘奇認為:「可利用捐贈給公益團體的方式,做為降低遺產稅的方法。」林弘奇建議,高資產族群考量節稅,投保高額壽險或增額型養老險,以保險理賠金做為子女繳納遺產稅的稅源,是最簡單又安全的節稅方式,因繳費期間繳納的保費可以降低資產淨值,同時保單生效後便可將風險降到最低。若是投保分紅養老險,在特定年限後開始領回生存金,也可做為退休金的來源。切勿投保一定期間後整筆領回的儲蓄險,因保單到期後整筆現金又回到應稅資產的狀態,無法達成隱藏資產節稅的目的。無論是運用何種金融商品節稅,民眾除了妥善做好資產配置之外,更要做好節稅規畫,避免投資厚了荷包,卻增加了稅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