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就任後,對於兩岸條例第35條的規定,將優先鬆綁投資中國不得逾公司資產淨值40%限制。這項解禁動作,將使不少瀕臨登陸上限的上市、櫃公司重現擴張生機,為布局大陸添動能。
#@1@#基本上來說,一般台灣上市公司都在台灣有不錯成績,才有前進中國的計畫,但台灣投資人出資多年,讓廠商有累積經驗與技術的空間,廠商卻將台灣原廠技術、現成訂單跟人才調往中國,最後部分企業為避免資金用途受限,索性在海外掛牌上市,完全沒有回饋台灣股東。對國內一般投資人來說,既無法享有企業海外掛牌後的豐收成果,個人資金也無法投資大陸,對金字塔頂端客戶來說,個人資金匯出,轉進中國大陸已經不是新聞,此一政策只是加大貧富差距。對台灣投資者而言,當然不公平。因此,專家雖然都對於「投資中國不得逾公司資產淨值40%限制」覺得必須開放,以免部分企業為了避免資金用途受限,就轉往亞洲其他交易所籌資或乾脆偷跑登陸。但是,相關的配套措施也覺得應該由經濟部擬定妥善之後,比較不會有問題。金管會副主委呂東英曾經提出建議,他認為配套有2部分, 是公司治理做好,董監事功能健全; 是金管會推動中的「專案審計制度」能順利上路,確保各企業的公司治理是有效的。
#@1@#無論如何,新政府已經決定優先鬆綁投資中國不得逾公司資產淨值40%限制,對於很多中概股來說,就是一項利多,只不過,總計超過100檔以上的「中概股」,到底哪1檔或哪幾檔才是投資人應該要注意的焦點呢?基本上,鬆綁投資中國不得逾公司資產淨值40%限制,只能視為中概股的一項題材,真正的中概股表現,還必須看台灣業者在中國的業績表現。目前,中國已經從「世界工廠」的定位,晉升為「世界市場」的角色,在中國勞動合同法的執行下,過去台商因為中國生產成本低的優勢已經逐漸不存在,反倒是已在中國經營當地業務為主的企業,因為消費能力提高,而讓業績出現上揚的走勢。所以,中概股裡,屬於中國內需型的產業,因為中國人口總數變多、就業率提升、所得增加、貨幣升值、消費力與購買力增強等因素,將帶動中國內需消費大成長,這些屬性的中概股才更有投資機會。受惠行業包括生產性服務業與消費性服務業2大項。另外,4月24日中國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由現在的千分之3調降為千分之1,這應該有穩定中國股市的味道,一旦陸股有機會開始出現觸底反彈,相關的中國概念股當然也可以跟著受惠。
#@1@#《理財周刊》研究部表示,經過篩選,與中國內需市場成長有相關的重點個股,分別包括傳產股中的嘉泥(1103)、大成(1210)、統一(1216)、遠百(2903)、麗嬰房(2911)、潤泰全(2915)、鳳凰(5706)、寶成(9904)、康那香(9919)、宏全(9939)、潤泰新(9945)等,電子族群要注意聯強(2347)、藍天(2362);至於金融股部分,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元大金(2885)則是焦點。上述16檔個股裡,金融部分應該先予以剔除,因為金控在中國的布局還不普遍,政策的限制仍多,只能把這3家金控公司當成未來兩岸金融往來解禁之後,必須注意的焦點,傳產的公司反而是比較要注意的個股。近期全球面臨「糧荒」,美國華爾街日報甚至以「沉默的海嘯」來形容未來糧荒可能危機,食品為基本消費需求,在中國消費快速提升之際,基本需求成長趨勢必然向上。IBIS預估,2008年中國雞肉消費量約1140萬噸,年複合成長率約6%,大成轉投資的大成食品(亞洲)有限公司(3999HK)在中國的市占率不到4%,未來3年的市占率以10%為目標,成長空間大,預計今年大成獲利約12.6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97元。統一當然是中概股的重要指標,在總經理羅智先的統籌下,在中國的布局越來越綿密,再加上統一的股價會與大宗物資連動,在國際糧荒的情況中,只要糧食的原物料價格上揚,統一的表現當然也會跟著水漲船高,具有中概與原物料雙題材效應,《理財周刊》研究部預計統一2008年稅後盈餘可以突破百億元,達到102.0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估計為2.87元,目標價則訂為57元。另外,值得注意的當然就是潤泰全,轉投資的中國大潤發已經成為該公司的金雞母,2008年預計在中國開店數達106家,今年中國兩稅合一之後,通路業的稅率可由過去的33%降為25%,預計中國大潤發年度獲利成長約在3成以上。潤泰全持有中國大潤發約15.7%股權,潤泰新持有約10%股權,2009年大潤發將在香港IPO,長期對潤泰全有利,預估潤泰全今年每股盈餘可達1.93元,目標價約36元。
#@1@#除了統一目標價57元與潤泰全目標價36元之外,台灣工銀也針對其他中概股提出推薦,遠百目標價65元、宏全目標價52元、聯強目標價95元。新政府接掌政權之後,兩岸的關係會更趨和緩,中國市場將有機會讓中概股的表現再次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