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電統計,2006年台灣電力容量配置,包括天然氣、燃油、燃煤等火力發電所占之能源供應比重約73.9%,核能發電則占13.8%,不符合環保概念的能源比重就高達87.7%。台電預估,即使到2017年,火力發電加上核能發電等非環保能源占台灣能源比重仍高達86.5%。
#@1@#然而,國際能源總署日前公布,全球包括煤、油、礦物、天然瓦斯等資源將在50年內面臨嚴重短缺,各類能源價格持續走高成為必然趨勢,對台灣來說,開發如水力、風力、太陽能、生質燃料等替代性能源,就成為當務之急。但是,水力發電目前在台灣開發已接近到飽和階段,至於包括了風力、潮汐流、生質燃料等替代性能源的開發,目前則只是才剛起步,且發電效能相對有限,所以就目前來看,只有太陽能發電是技術最成熟、最具經濟效益,且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替代性能源產業。事實上,全球太陽能產業自1995年以來,每年都以2位數以上的速度向上成長,整體生產規模從78百萬瓩逐年成長至2007年3436百萬瓩,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7%,尤其是2000年之後,市場更是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儘管如此,到2006年為止,太陽能占全球使用能源比重僅達0.0155%,主要使用能源還是以石油、天然氣、燃煤等傳統火力發電能源為主,占全球使用能源比重85.9%。根據German Advisory Council on Global Chang預測,到2050年時,太陽能將占全球能源比重24%,到了2100年這個比重更可拉高到64%,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供應來源。從這樣的預測來看,全球太陽能產業還有非常龐大的成長空間。拓墣產業研究所估計,2008年到2015年,全球太陽能市場依然能維持35%的年複合成長率。
#@1@#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以及各國政府政策大力支持,是促成太陽能產業持續成長的重要推手。以目前全球太陽能最大市場德國來說,2004年施行新再生能源法,大幅放寬對太陽能光電系統補貼,使得德國太陽能市場規模超過日本,從原本170百萬瓩大幅躍升至546百萬瓩,而2007年德國太陽能市場更是成長到1328百萬瓩,穩居世界第一,估計到2008年,德國太陽能市場規模將上看到1800百萬瓩,年成長率高達36%。至於太陽能第二大國的日本,2006年停止對住宅屋頂補助,以致2007年日本太陽能市場從原本300百萬瓩衰退至230百萬瓩,市場規模被西班牙超越,目前排名世界第三。拓墣產業研究所半導體研究員胥嘉政表示:「因為西班牙政府積極補助太陽能工業與民生兩個領域的用電,連帶使得義大利、希臘等南歐地區成為未來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太陽能市場。」然而,正因為各國太陽能電池市場的消長,也讓全球主要太陽能電池供應商的排名在2007年出現大洗牌。其中,像德國太陽能電池大廠Q-Cell就擠下日商夏普(Sharp),拿下全球第一寶座,另一家德國太陽能電池供應商First Solar 也從原本的榜上無名,在2007年擠到全球第7。至於日系廠商,連同夏普在內,包括京瓷(Kyocera)、三洋(Sanyo)等大廠,全球排名也都往後退。
#@1@#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如尚德(Suntech)、英利(Yingli)、晶澳(JA Solar)不但都擠入2007年全球前10大名單之中,名次也較2006年進步,更重要的是年產量與2006年相較,都出現倍數成長,儼然中國將躍升成為全球太陽能電池的生產重鎮。整個太陽能電池的產業鏈,自最上游端的矽材、矽晶片、太陽能電池,到最終端應用的太陽能電池模組與光電系統,無論是哪一段,實際上,中國大陸已經布局得相當完整且具規模。以最上游端的矽材來說,中國大陸就占了全球產能的18%,中國矽晶片產能更占全球總產能高達54%,至於中下游端太陽能電池與太陽能電池模組,中國大陸的全球市占率亦分別為35%及48%。Solarbuzz更預測,目前在太陽能產業鏈中最具咽喉地位的矽材,到2010年時,中國大陸占全球產能高達40%。如此完整且結實的產業供應鏈,讓中國大陸在全球太陽能市場中確實具有相當競爭力。中國能在太陽能產業如此快速崛起,除了天然資源豐富,掌握生產太陽能電池上游原料的得天獨厚優勢外,最重要的因素就在於,全球有超過40個國家,接近400家廠商投入中下游太陽能電池及其模組的生產,而太陽能電池產品本身又是標準化產品,沒有差異化可言,產業競爭其實相當激烈。加上上游矽材供不應求,購料成本節節升高,對廠商而言,資金成本也是日益沉重。中國大陸太陽能光電業者於是紛紛至海外掛牌上市,取得充足的資金後即進行產能擴充及垂直整合,以提高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目前包括尚德、賽維(LDK)、英利、晶澳等10家太陽能電池廠商,已分別赴紐約、倫敦等國際級金融市場掛牌上市。
#@1@#全球太陽能電池產業高速成長,身為全球半導體與光電產業生產重鎮的台灣,表現當然不會落於人後。2007年台灣太陽能光電產值就高達535億元台幣,較2006年212.5億元成長152%,預計更有機會突破900億元,到2015年,更可上看4000億元,2006年至201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9%,成長力道相當強勁,也超過全球成長水準。然而若是從產業生產鏈的角度來分析,台灣太陽能產業布局是呈現「紡錘狀」分布,知名廠商如茂迪、益通、旺能、中美晶、綠能等,主要多集中於矽晶片與太陽能電池的生產,下游太陽能光電模組與系統,則是小廠林立,到2007年為止,產值也不過10億元。更糟糕的是,台灣完全沒有具關鍵地位的上游矽材相關布局,重要的原料完全仰賴掌握在外人手中。關於矽材提煉技術的研發,目前工研院正積極投入火法冶金技術,而中油、福聚太陽能,與環球半導體亦只是在規劃階段,要實際能夠創造出經濟效益,台灣仍有一大段距離要走。況且,台灣太陽能電池相關廠商的技術都來自外國整廠技術輸出(Turnkey),技術門檻不高,產品亦無差異化,未來面臨殺價競爭窘境將無法避免。加上下游缺乏系統整合的技術認證,產品附加價值難以提升。
#@1@#台灣要在未來快速成長且競爭劇烈的全球太陽能產業中脫穎而出,上游矽材領域的布局,以及產業上中下游的整合,讓生產規模有效擴充,以利於生產成本的下降與接單能力的提高,皆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目前台灣太陽能產業仍以外銷為主,國際間越重視環保節能,對台灣也越有利。台灣地狹人稠加上日曬充足,具有發展太陽能市場的優勢,但台灣本身卻沒有國內市場,深究其中原因,政府補貼政策推廣與支持度的不足是重要原因。德國、日本、西班牙,乃至美國,這些先進國家太陽能市場能夠蓬勃發展,政府政策支持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政府若能放寬對太陽能電池市場的補貼,將會是促使台灣太陽能產業加速發展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