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DC分析師Bob O'Donnell發表對低價電腦在2008年到2012年的5年期前景預測,指稱其在2008年的市場規模約僅有300萬台,引發大力推出低價電腦產品的宏碁嚴厲批評IDC;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不恰當」的預測將傷害該公司的商譽,「IDC有足夠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但預測前景的能力還有待改進。」其實,業者與IDC對產業景氣看法不盡相同,是非常正常的事,因為業者想開發新的市場,通常比較樂觀,但IDC調查的卻是消費者對產品的實際接受度,兩者之間當然會有落差。
#@1@#2008年,台灣電腦廠商花了許多資源行銷低價電腦,但是否真能創造買氣,最終還是得看消費者的接受度高低。IDC對低價電腦的定義是,單機價格在500美金以下、螢幕7到10吋間的筆記型電腦,不但可順暢運作完整的作業系統,還能安裝一般消費者常用的軟體,例如Office、MSN等。然而,根據IDC針對消費者的調查,全球的電腦使用者對低價電腦接受度並不高,他們最習慣購買與使用的機種,還是14、15吋大小螢幕的款式,不但使用起來比較舒服,打字也比較不會彆扭,不像低價電腦常讓使用者縮著手打字,非常不順手。因此,IDC才會看淡未來5年的低價電腦市場,看淡並非認為沒有市場,或將快速走下坡,只是認為市場規模、成長速度沒有業者描繪得那麼好而已;當然,業者對IDC的看法也會有不同意見。IDC的看法是,在2008年到2012年,全球低價電腦的銷售量仍將持續成長,2008年銷售量可達300萬台。但這個數量相對於全球電腦銷售量,比例並不高,未來5年,每1年將可維持約26%的成長率,到了2012年,全球低價電腦銷售量可達1000萬台,這應該與業者的預期有相當大的落差。
#@1@#IDC看淡全球低價電腦市場,主要基於3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低價電腦功能相當陽春,使用者如果想讓電腦有更強大的功能,就必須自己花錢添增其他周邊設備,最後消費者可能得花上新台幣1萬6千元到1萬8千元,才能滿足大致的需求,這就不符合消費者對「低價」的定義。而且,消費者如果願意花新台幣1萬6千元到1萬8千元,已經可以組裝1台功能相當強大的桌上型電腦,不但主機容量比低價電腦大上許多,而且使用年限更久得多,很多消費者便不會選擇買低價電腦,畢竟需要帶著筆記型電腦外出工作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使用者甚至很少移動自己的筆記型電腦。第2個原因是,台灣是全世界第1個推出低價電腦的國家,因此媒體報導十分熱烈,消費者詢問度也相當高,這使得電腦業者相信低價電腦將有廣大的市場,但其他國家對低價電腦的熱度,並不如台灣。而且,經過長久的發展,電腦產業已經是相當成熟的產業,其利潤可說相當微薄,市場擴張幅度也相當有限,每1年成長幅度大約只有10%以上,低價電腦的利潤就更微薄了,而且必須要有很高的產品周轉率,才能維持獲利,一旦周轉率不高,還可能賠錢。因此,國外廠商都將資源花在比較高利潤的產品上,而非超低利潤的低價電腦,所以低價電腦的銷售數字低於廠商的推估。第3個原因是,由於低價電腦在台灣是十分熱門的議題與產品,為廠商塑造一個美好遠景與夢想,導致許多廠商加入生產的行列,造成低價電腦市場競爭更形激烈,使得原本已經十分微薄的利潤,變得更加微薄,未來如果獲利繼續探底,將影響電腦廠商是否將繼續投資如此多的資源於此。
#@1@#當然,電腦上游系統廠商英特爾(Intel)推動低價電腦的企圖十分明顯,過去目的應是消化庫存的舊CPU,現在則是積極想開發新的電腦市場;原因在於,電腦市場已經相當飽和,如果沒有開發出新的市場,產業很難繼續維持成長,而廠商正想靠低價電腦打進成熟國家的老人、小孩,與以前買不起電腦低收入族群,並開發新興國家的市場。電腦廠商對低價電腦在新興國家的期待相當高,但結果可能讓他們頗為失望。多數新興國家基礎建設相當落後,許多家庭可能連電都裝不起,根本不可能買電腦,就算買了也無用武之地。就算是生意人,他們大多數只需要放在辦公室的桌上型電腦,根本沒有帶著筆記型電腦跑來跑去、向客戶用PowerPoint作簡報的需求,甚至他們只需要有台計算機,就可應付一切了。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電腦除了用來打字,就是拿來上網。然而,新興國家的電腦使用者想上網,最方便的還是在辦公室裡,因為這些國家連寬頻網路都不是很發達,更何況興建無線網路的基地台,根本無法在戶外上網、收發信件,那麼筆記型電腦的方便性,可說少了一大半,嚴重影響消費者購買的意願。而且,新興國家雖然國民所得不高,但並非所有消費都跟著便宜;由於使用網路的人口不多,因此網路可說是奢侈消費,收費並不低廉,非洲某個國家的寬頻網路,每個月收費高達300美元,一般人根本消費不起。
#@1@#至於,低價電腦乃至於電腦產業在2008年下半年的景氣,最主要還是得看美國經濟是否能及時復甦,帶動全球、台灣經濟走強,否則將不甚樂觀。原本,很多台灣電腦廠商為了因應總統大選,把許多標案、合作案順延至2008年5月之後,因為他們普遍相信馬英九一定會當選,而且在他就任總統之後,台灣經濟便會一片欣欣向榮,整體消費力將大幅提升,電腦業也將跟著受惠。沒想到,在5月20日馬英九真的上台後,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台灣經濟持續疲軟、股市指數更持續下跌了1200多點;而且劉兆玄內閣所提出的擴大內需方案,更完全跟電腦產業無關,讓電腦廠商大失所望。更由於通貨膨脹愈來愈嚴重,大多數消費者基本開銷增加,但薪水卻沒跟著增加,生活愈來愈辛苦,因此消費愈來愈謹慎。加上電腦被視為非必要消費,現在電腦產品品質愈來愈精良,壽命比以前長得多,而且愈來愈多電腦族懂得自己組裝、修理電腦,會買零件更新電腦,除非電腦完全壞掉,否則電腦族總是能用就勉強用,根本不會去買新的電腦,這也使得電腦買氣持續維持低檔。而且,這種消費緊縮的情形,短時間內很難獲得改善,就算電腦業者再怎麼努力宣傳也沒用,除非經濟局勢近期大幅改善,否則電腦買氣也很難逆勢上漲,影響電腦廠商下半年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