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欲將台灣金融業打造為亞太金融中心的平台,不過,對於專家而言,幾乎可說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台灣的金融機構不僅規模小、獲利能力差,面對國際競爭更是完全不存有任何優勢。即便金管會已先行祭出5大金融利多政策,未來更表示將作為積極推動兩岸開放互動的平台,創造更多的金融發展機會;不過,在根本問題未除之前,這些政策能夠產生的效益勢必相當有限。台灣銀行的處境到底有多急迫?根據惠譽信評機構在2007年時針對亞洲主要國家銀行的調查數據,從圖1與圖2便可看出,台灣的銀行不論官股或民營,在總資產規模與獲利能力雙方面,即便加總仍處在墊底的位置,這便是台灣銀行目前所面對最惡劣的窘境。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在兩方面均超出台灣甚遠,一旦未來兩岸金融相互開放,更將可能形成台灣金融業在經營上的重大危機。
#@1@#無論新政府未來將繼續推動2次金改,或發展為全新的3次金改,施政方向上不外乎是基於2大原則:對外爭取更多的兩岸開放與互動,對內則朝向機構進行整併。一方面可望提供台灣金融業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則欲透過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並在截長補短之下發揮更大的經營綜效,以達提升獲利能力的目標。雖然金管會主委陳樹已提出諸多施政方向與策略,但對於確切落實政策的詳細內容仍未說出具體答案,只做出資產報酬率(ROA)要在4年內自0.3%達到1%的表示,這個數字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根本不清楚背後有什麼意義存在,對於政府想要一口氣將銀行獲利能力提升3倍多,以及現在兩岸的政策是否對症下藥,做為達成目標的最適做法,更加摸不著頭緒。《理財周刊》為了解國際信評機構對台灣金融業的看法,以及面對國際競爭到底需要什麼改革,特別專訪惠譽信評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以下為專訪紀要:
#@1@#《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台灣金融業目前在國際間競爭力不足,情況到底有多嚴重?對於新政府目前對此提出金融改革的作法,您有什麼樣的看法?李信佳答(以下簡稱「答」):其實一直以來,台灣銀行都面臨著國際競爭力不足的情況,從2007年的數據可見到,若單就亞洲主要國家的銀行進行比較,即便將台灣的官股與民營銀行合計,在獲利與資產規模兩方面均落後其他國家銀行甚遠。獲利不佳的主要原因便是在於利差無法放大,一方面目前官股銀行市占率仍超過50%以上,在老大訂價的遊戲規則之下,壓抑金融市場的獲利空間;另一方面在於這些官股銀行過去並非以追求報酬率為考量,在政府的政策主導使然之下,民營銀行一旦調高借款利率,便難以吸收存戶,因此獲利能力不佳的情況,必然難以讓國內銀行保有競爭力。若要改善這樣的狀況,摒除政策銀行之外,首先要能夠確切落實商業銀行真正做到商業化,才是治本的方法。由於目前國內銀行獲利的80%,仍來自賺取存放款中的利差,即便不考量將官股銀行釋出,交由民營業者進行整併,也必須以追求股東報酬極大化做為主要經營目標,並以績效為前提,引進商業化的組織與管理,如此才能促使金融市場資源達到效率分配。舉例來說,像目前三商銀(彰化銀行、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均已落實薪資保密制度,在員工達成多少績效、領多少薪水的原則之下,便能改善官股銀行的經營效率。ROA達到1% 僅是亞洲國家平均水準
#@1@#問:對於提升台灣銀行的獲利能力,新任金管會主委陳樹表示會在4年任期之內,將目前的平均資產報酬率(ROA)0.3%提升至1%,對此您有何看法?答:其實從圖3當中就可看見,主要的亞洲國家銀行近年來ROA平均都有1%表現,僅台灣最低只有0.3%,問題當然還是出在利差,無利可圖銀行當然沒錢可賺。另外再看圖4,將台灣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的中國信託商銀,與韓國最大的國民銀行、美國最大的富國銀行,共同在獲利結構上進行比較,便能夠看出銀行的獲利來源大致上可分為2個部分:利息收入與手續費收入,因此,若要提高ROA自然便需從這兩方面下手。雖然陳樹並沒有確切說明要如何落實提升1%的政策計畫,但我們必須清楚了解其背後的意義,才能知道金融業的競爭力來自何處。舉例來說,1間資本額100億元的銀行,在存款利率2.5%、放款利率5%的水準之下,當中行政作業成本約需1%,壞帳提損與其他支出合計約占0.5%,將5%的收入扣除支出利率後所剩下的1%便是陳樹提出的ROA目標,再將這個數字乘上銀行做生意的槓桿倍數,便可得到投資報酬率15%的數字(ROE),這也是一般銀行必須具備的基本獲利標準,我們可從成本與獲利的角度,以三個層面進行解讀。
#@1@#問:若針對新政府的金改政策,您認為政府與本國銀行各需做出什麼樣的努力,方能提升國際競爭力?答:首先5%的放款利率與2.5%的存款利率兩方面,若以目前銀行業務集中在國內,而官股銀行卻又擁有超過50%市占率的情況之下,民營銀行既無法調高放款利率,又無法調低存款利率,否則生意便會跑光;另外,目前各家銀行已將作業成本壓至極低,已再無調降空間可挹注獲利表現。至於壞帳提損的部分,這部分牽涉到各家銀行在風險控管與稽核雙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須視各自本事高低而定,但即便做得如何確實效果也相當有限,這便是為什麼目前國內銀行平均ROA只有0.3%的原因。因此政府未來的施政計畫即使不以釋出官股銀行作為優先目標,也要真正落實商業化的經營與管理,才能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發展最合適的利率水準;另外也需積極推動國內銀行朝國際發展,使銀行能在國外進行存放款業務,才不致受限於國內利差過低的情況。舉例來說,過去台商在大陸需要錢,必須朝外銀或陸銀籌資,未來兩岸金融業務開放,便可望爭取台商客戶回頭朝本國銀行借錢,創造更好的利差水準,因此凸顯政府開放兩岸金融業務的重要性。最後,必須確實監理銀行在控制資產品質與管理能力兩方面的經營,特別針對管理能力的部分,如圖4所顯示的情況,在國際上具有越強競爭力的銀行,手續費收入的比重便越高,因此,必須加強本國銀行在風險控管以及產品創新的兩大基礎,才能真正達成ROA提升至1%的目標。
#@1@#問:若以惠譽信評針對銀行的評等方式來看,您對於目前國內銀行經營上有何看法及建議?答:銀行其實是一個國家裡的特許行業,回到上述的例子來看,在100億元的資本額裡業者自身所占的資產比重僅約10%,換言之,其他90%資產均是來自於存戶的存款,而銀行則是透過將這些存款作放款用途,賺取當中的利差,可藉此看出銀行是以相當高槓桿倍數的方式在經營,風險與報酬落差相當大。假如銀行沒有保有充足流動資金,一旦面臨存款戶大舉前來擠兌或是放款戶倒帳時,便會產生龐大的經營壓力,因此賺錢對於銀行來說,其實是一種美德。對於一間經營良好的銀行必須具備哪些標準,或是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其實就跟我們對銀行進行的信評方式相同,可分為6個層面:1.以提升總體經濟來看,政府應透過推動官股銀行商業化發展;2.公司治理與股東背景,落實金融機構的整併、官股銀行退出市場,以發揮更大綜效;3.經營獲利能力上,盡速開放兩岸金融互通,以台商客戶做為優勢,創造更多獲利來源;4.風險管理部分,業者一旦往對岸發展,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下,必須強化風控與稽核的能力,避免發生壞帳損失;5.另外應慎選優質客戶,將存款收進來的資本用以創造更多獲利,發揮更佳的使用效率;6.最後則是保留充分的資金流動,在發生壞帳問題時有充分的應對能力。
#@1@#問:成立亞太金融中心是政府的重要金改計畫,但是台灣金融業的競爭力如此不足,是否有機會能夠達成這個目標?又該採取怎樣的具體作法?答:台灣銀行目前在存款與放款比率方面,與亞洲主要國家的銀行相較其實仍有充分競爭力,以圖5來看,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雖然是台灣目前資金過多,且未充分利用發揮經濟效益。不過,卻也顯示對於政府將推動亞太金融中心,在建立籌資中心上所具備的優勢。因此只要政府能讓台灣的錢自由進出台灣,並朝經營債券市場發展,便有機會達成這項目標。過去政府對銀行所採取的行政指導過多,加上正面表列機制作法,大幅限縮了銀行經營上的彈性,未來政府應以公部門集體合作,作為主要的施政原則。舉例來說,官股銀行的老闆是財政部,管制外匯進出的則是央行,即便金管會對推動兩岸開放或是建立籌資中心有再多的抱負,受限於其他公部門的規定必然難以推動,因此唯有政府能在行政效率上予以加強與整合,才能提升台灣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