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人民幣理財產品令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零收益」風波。當火爆的股市演繹著暴富神話時,與股市掛鉤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卻出現了令人費解的零收益。此事引發眾多媒體跟進報導,隨後,更多的類似產品被爆出來。2月,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發表了《2007年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猶如一塊巨石投進「零收益」風波裡,激起更大的浪花。
#@1@#《報告》指出,在產品類型方面,信貸資產類和打新股銀行理財產品迅速增加,而連接境外股票、商品、利率和匯率的產品出現了大面積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負收益現象;在發行銀行方面,不僅中資銀行暴露出產品設計方面的缺陷,甚至因此引發糾紛,外資銀行的產品也表現出結構設計越來越複雜,產品投資價值卻越來越不盡如人意的現象。人們終於意識到一個事實:理財產品不是存款儲蓄,有可能賠得很慘,由此開始懷疑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有人稱,銀行理財產品該歇一歇了。但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銷售快速增長,超過1萬億。一邊是民眾質疑,一邊是發售規模迅速擴大,怎麼解釋這種現象?
#@1@#北京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馮麗華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股市、房市不景氣,而銀行理財產品與其他投資產品相比最大的特點是相對穩健,客觀上仍然受到投資者的歡迎;二是隨著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日益豐富,投資者選擇餘地增加,加上銀行理財銷售能力不斷提高,客觀上促成了理財銷售的不斷增加;三是投資風險意識明顯增強,不再盲目追求高收益;四是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加上可能加息的預期,使得不少客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更加青睞期限短、保本且收益高於定期存款的產品。從北京銀行今年發行的產品看,主要是保本類、信託貸款類和票據類理財產品。共同特點是風險較低、收益較為穩定。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銷售額超過去年全年,6月份新推出的「本無憂」保本理財新產品,僅一周就銷售10多億元。
#@1@#從整個市場來看,亦是穩健、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占據主流地位。上半年國內共有53家商業銀行發行了2165款理財產品,其中穩健型理財產品占比達73%。曾一度獲得超過15%收益的打新類產品及結構性產品,目前在銀行已難見蹤影。意識到人民幣理財產品也會虧錢後,投資者變得謹慎了。7月底,新浪理財頻道做了一個在線調查:「下半年你會投資什麼」。具體到理財產品的選擇,44.81%的投資者認為最可能購買「本金保障,但收益浮動」的產品,另有28.67%的人安全意識更高,選擇「保證本金安全但收益較低」,只有26.51%的人會為了可能的高收益選擇不保本類型的產品。與去年動輒希望資金翻倍相比,現在的投資者降低了收益預期,37.9%的人選擇「跑贏通脹即可」,30.79%要求「收益高於銀行定期利率即可」。面對冷靜下來的投資者,銀行下半年會推出什麼理財大餐呢?哪些產品投資機會大?記者聯繫了多家銀行,但是大多數表示不宜評述。經歷了沸沸揚揚的「零收益」風波後,銀行方面對於理財產品的未來走向已經不願再談。
#@1@#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產品中心副主任袁增霆,《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告訴我們:「資訊不透明,隱瞞風險,是(零收益風波中)銀行最為指責的一點。」現在,銀行顯然吸收了教訓,但卻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下半年,袁增霆「看好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存在比較好的投資機會。而短期債類,只是備選的投資方案。商品趨勢將是溫和上升,短期可能震盪激烈。至於股票市場沒有太大機會了,一旦通脹嚴重,權益類,包括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等的收益率都將下降。」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僅僅知道方向還不夠,他們需要的是可購買的具體產品,這需要銀行正視產品設計短板,更具商業創新精神。
#@1@#.打新股:申購新發行的股票,中籤的話成交價格是申購價格,上市後一般會高於這個價格,便是賺其差價,申購不成功本金全數退還。「打新類產品」也是類似意思。.短板: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所提出,盛水的木桶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其盛水量將被短板限制。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若要使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可以簡約其義為劣勢,「長板」則是優勢。資料來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