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紡織產業過去必須面對中國日漸崛起的競爭壓力,加上國際原油價格飆漲、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不僅提高生產成本,也因而降低國際競爭力;現在又遇到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大環境經濟衰退的接二連三衝擊,手中接下的訂單不是延遲、取消,就是付款時間被拖長、大增資金周轉壓力,不僅以往動輒數十萬碼起跳的大量生產紡織品盛況早已不復存在,許多業者更不禁感嘆未來生存空間實在很窄。當然,紡織產業蕭條的情況,全世界處境其實都相同。回顧台灣業者長期累積的技術與專業,其實仍能找出自己最具競爭的利基點;若進一步催生產業升級,並採取差異化、客製化的產品策略,師法歐洲經濟體整合研發、生產以及銷售體系運作,透過群聚團隊策略推動,考量鄰近中國、東南亞國家市場的優勢條件,搭配政府政策推動效果,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投資契機可期。
#@1@#台灣紡織產業大多以出口為導向,從當前紡織品產業趨勢來看,工研院紡織所主任邱勝福指出,根據WTO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成衣服飾與紡織品的出口值,近20年來平均每年分別均有6.83%與4.73%的成長,2007年貿易總額預估可達5616億美元。進一步觀察全球出口前10大國家,雖然歐盟在紡織品出口就占了超過3成以上比重,不過,大中華市場(中國加香港)合計也達到將近3成左右,考量台灣紡織技術遙遙領先中國,顯見紡織業者未來仍有一定經營空間。「從紡織品進口的數字來看,可以發現這幾年來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不但經濟快速崛起,人民生活所得增加,同樣也帶動了當地紡織業的興起。」邱勝福進一步表示,台灣本身內需市場不大,但台商前進中國發展已久,又具有不輸韓國與日本的紡織技術,加上地理位置優勢,因此,可仰賴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以及追隨台商前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深耕,成為壯大台灣紡織業的重要利基點。
#@1@#紡織原料生產向以中國為主要供應地,儘管中國充分掌握原料、廠房設備與勞工成本多重優勢,不過邱勝福認為,台灣在人造纖維的領域中仍占有一席之地,若產業能夠提早掌握未來產品發展利基點,由目前第2代的纖維變革(包括複合衣著服飾、高強力複合材料結構等)轉型為第3代(包括機能性高分子、多機能性結構纖維等),例如碳纖、玻纖等材質,必然能夠增強台灣的競爭優勢。邱勝福認為,歐洲廠商過去10多年來均持續發展產業用紡織品,便是台灣可以效法之處。以德國為例,當地紡織產業結構在衣著、家飾以及產業3大項目的比重,目前為21:30:49,預估到2012年將轉變為16:25:58,之所以積極投入家飾與產業結構,就是為了提高紡織產品的獲利能力;像3M最新推出的擦拭布,成本與售價有相當大差距,即為台灣紡織業者可努力轉型的方向。師法歐洲紡織產業整合經驗提升台灣競爭力觀察歐洲預計在2007至2013年,推動總金額約550億歐元的研發平台計畫內容,邱勝福指出,經費投入在合作、想法、人力、能量的比重分別為64%、15%、9%、9%,顯見主要著眼點仍在業者彼此合作(投入約324億歐元)。分析歐洲區域性產業群聚情形,透過創新程度與出口能力2方面評估,可望促使公司在合作關係建立下,產品與技術均發揮彼此截長補短(內需與出口的互補)的效果,甚至不乏跨國合作例子,都是台灣業者可以師法、掌握在供應鏈裡的核心技術,提升競爭力的地方。
#@1@#「目前布料生產雖仍以針織布、平織布為2大主軸,不織布僅占相當小的市場規模,但卻是小而美,各界普遍預期未來大有三分天下的可能性。」工研院紡織所副主任黃博雄指出,當前不織布發展最大困境在於織好的布料強韌度不夠,一丟到洗衣機裡就會把衣服洗壞,因此市場遲遲無法做大,但問題隨技術革命獲得解決方案,未來必將成為市場重要的主流商品。黃博雄分析全球不織布未來發展趨勢,不論在紡黏、熔噴、梳棉、針軋、濕式成網、氣流成網與水針,各種製程均有複合的穩定產量成長,以去年產量575萬噸,產值209億美元推估,預計到2012年時,可望進一步將產量提升到成長至841萬噸,替投入業者創造更多營收與獲利來源。此外,不織布的商品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包括醫療、防護、過濾、擦拭等項目,產品本身附加價值自然可望因此提升,挹注生產企業更高的獲利。進一步考量所需機器設備成本動輒數億元之多,即使沒有大公司的經濟實力,中小型企業也能透過專業利基的合作模式,共同開發、建立彼此未來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