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基金前不可不懂二三事52448' />
投資基金,媒體報導常會以受訪的基金經理人、投資顧問或理財專員等所說的為主,因此很多專業用語或話術無形中讓投資人混淆了,如何做出最適合自己理財需求的投資判斷,建議只要在投資前看懂這些「眉角」,就能避免入不敷出。 相信民眾常會看到許多基金投資長期複利效果的報導,加上根據歷史數據顯示,以往股票的長期年度總投資報酬率約為一○%,而債券整體投資報酬率約為五%,這也就意味著,由六○%的股票和四○%的債券構成的標準「平衡型」投資組合年投報率會略高於八%。買基金獲利 很難嗎?這些預期是否現實?是否合理?是否建立在嚴密的邏輯和對過往數據的正確解讀之上?如果認真審視這些數據,會發現其中存在許多令人不安的邏輯思維,我們面臨一種嚴重的危險,就是投資者可能在今後的回報率或許會與許多人的期望或想像相距甚遠。事實上,提前退休對許多人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其實提早擺脫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該如何擺脫存不了錢的生活?建議只要在投資前看懂這些「眉角」,就能避免投資失利。因此,無論你是已下定決心要在今年實現投資基金賺錢,還是距離這個目標的實現有很長的路要走,能因本篇文章受到啟發總是好事。回顧二○○八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重擊下,全球股市幾乎無一倖免,不管是台股或海外基金幾乎跌幅都有三成左右,慶幸的是二○○九年基金績效有從谷底往上緩慢走勢,二○一○年基金績效持續平穩,到了二○一一年,許多上班族處於二○○八年的陰影,對於是否該進場投資不免還心存疑惑,雖然許多專家不斷灌輸「逢低買進」的投資策略,但投資人仍不免要問:「如何開始基金投資?」十個基金投資迷思大突圍媒體報導也會以受訪的基金經理人、投資顧問或理財專員等所說的為主,因此很多專業用語或是話術無形中讓投資人有所混淆。所謂「要抓魚之前,必須要先認識並了解魚。」以下提出基金最常見的行銷話術,讓投資人更容易看懂基金投資資訊,做出最適合自己理財需求的投資判斷,而不是盲目的跟著基金銷售人員的行銷話術起舞,只要確實遵守以下的投資紀律,要靠共同基金投資獲利其實不難。「金鑽獎的基金經理人跳槽了!我要跟隨他轉換基金嗎?」民眾普遍有相信明星級基金經理人的光環的迷思,事實上,每一位明星基金經理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產業、類股,例如多年前熱門的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南台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朱岳中認為,他所持有的個股或許剛好是當時大環境熱門類股及飆股,而此類股基金正好是他熟悉的領域,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創造附加光環,萬一他跳槽了,正好產業輪動,熟悉類股走下坡,相對就會績效不佳,光環也會失去。因此,只要一開始選對基金和公司,基金經理人去留影響並不大,況且明星基金經理人除了天生的直覺和自己下的苦功之外,背後的研究團隊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決定如何管理基金的操盤人,並且投資哪些標的並完成資產配置和相關避險的人就是基金經理人,因此最好選擇經過空頭市場洗禮過的基金經理人,畢竟其操盤經驗較為豐富。「報章媒體強打的基金就是好基金嗎?」朱岳中認為,買基金不需追逐市場熱門產品,市面上推出的基金眾所皆知時,就會出現超買,此時就該準備回跌,因此,有可能買到淨值最高點。但「基金講究的是長期投資」,通常時間愈久愈看得出它的實力,熱銷基金通常都是新基金,大都是過去三~六個月漲幅較高的標的,但相對未來下跌空間也會比上漲幅度大,因此,中長期績效最能看出基金的體質,可從過去績效作為評估,如要選擇新基金可藉由一些報告評估標的是否有前景,如果有賣點以前不曾出現可以考慮,畢竟「沒漲過就不會跌太多。」常聽理財專員說:「淨值十元的基金比較容易賺錢。」一檔基金實際的投資績效,就是基金規模除以受益憑證單位數,如同一家公司的股票投資淨值是股東權益(公司資本額及累計盈虧)除以股數,朱岳中表示,假設基金規模一百億元,若發行十億個單位,等於一個單位淨值十元,倘若同樣十億個單位,一百億資金成長到二百億資金價值,一個單位淨值就變成二十元。但同樣的發行淨值以十元開始,舊基金經過十年漲幅很多,淨值率越低買到的單位數更多,但淨值很難拿來作為投資與否的比較,因此,以基金淨值作為投資衡量點的觀點不見得對,買基金看的是績效,而不是淨值。例如國內基金淨值大都十幾元,但群益馬拉松這檔基金淨值最高點有七十元,許多民眾就會覺得其淨值太高,其實這和基金成立的時機與大環境有關,不一定淨值高就是高點,群益馬拉松基金因成立時間久,有配股配息累積,所以淨值高。建議同時參酌累計報酬率,而不要只以淨值為唯一的考量,就好比高價股雖然貴卻更會漲是一樣的道理,有些淨值高的基金雖然購買的價格相對偏高,卻也代表它過去的績效經過市場漲跌的考驗,同時未來的獲利能力也具有相對的潛力。有人說,把所有基金都存放在同一家基金公司,一旦購買的基金要轉換,只需要轉換手續費五百元,就不需賣掉基金重新申購,還要扣一筆申購手續費,理專要收取的申購手續費大約投資金額的三%。朱岳中認為,每一家基金公司的產品線風格不同,例如富蘭克林基金風格是穩健保守,其拉丁美洲區域基金較其他家基金穩定,如果投資人屬性是穩定保守就符合需求,如果是積極型,就無法達到財富投資。另外,有些基金公司產品線不廣,例如富蘭克林就沒有黃金種類基金的產品,一旦客戶資產配置要搭配黃金就沒法完成,再者,理專可能會建議客戶購買銀行最近主打的某家基金公司產品。常言道:「長期投資才能獲利!」其實答案不一定,除了考量個別市場的特性與大環境趨勢之外,最大的變數仍是個人的目標設定,假設是要作為退休後的老本,就要有長期複利效果的思維,將這筆錢運用資產配置的觀念,基本的核心要先顧好,全球、平衡型或是長期表現佳的債券基金要有基本部位,雖然收益不如一些衝得快的股票型基金,卻能在市場不好時適時發揮防禦功能,這類基金可以設定停利點五~一五%常抱,但要隨時觀察趨勢調整配置比率。另外,有人問「是否要設停利及停損點?」過去定時定額投資話術常告誡大家「短期不要賣」,導致投資人認為定時定額只需要買進,不需要賣出,事實上,定時定額雖然不必考慮進場時點,但一定要適時獲利了結,才算賺錢。雖然說定期定額的投資策略最好放長期,但是財經專家認為,投資策略的配置還是以分散國家、時點為主軸當作衛星資產,為了未來財富自由做準備,盡量別買單一國家的基金,避免與單一國家共存亡。許多人定期定額投資,買進之前越看越順眼,但買進之後一看到報酬率竟然開始由正轉負,就嚇得馬上進行贖回。事實上,買基金除了對報酬率的心態要正確之外,投資的期間也不宜太短,台灣的股民短線進出全球聞名,把基金當成股票短進短出的比例也不少,但大量的短線交易會影響基金公司的操盤策略,進而影響其他投資人的權益。朱岳中表示,基金是投資組合,其中有上萬種投資標的,跟一檔股票不同,很多人會拿股票技術分析指標來投資基金。指該基金計算價值的幣別,在投資海外基金或境外基金時,計價幣別關係到贖回時換算成計價幣別的匯率獲利或虧損的風險。朱岳中表示,有些基金重新包裝改用新台幣計價,藉此減少投資人用新台幣匯率風險大的隱憂。但其實直接用新台幣轉換當地貨幣,贖回是照當天匯率贖回,反而風險更高,一進一出匯損更大,因此不妨開設外幣帳戶,新台幣升值就一路接手美金,不買美元帳戶就直接購買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相對手續費便宜,可以短期賺投資報酬率,市場好再轉到股票型基金市場。朱岳中認為,巴西匯率波動大且避險成本費用高達九%,所以很多投信投顧公司都選擇以自然避險,因此,選擇基金要看其是否有避險動作,或許條款上會標示有歐元對沖及美元對沖的避險機制,意味著此檔基金有歐元或美元的避險機制。其實避險機制有好有壞,因一旦基金有避險機制,其成本將由投資人吸收,若無則是投資人自行承擔風險,匯率風險也是要考量,尤其新興市場貨幣波動性大,建議最好選擇有避險機制的基金。「建議分散區域做資產配置」,財經專家提到,不要選擇同質性太高的區域標的,例如拉丁美洲、俄羅斯、中國大陸都是新興市場,同質性太高,漲跌起伏相同,還是沒有做好分散風險。分散要做區域分散及資產類別的分散,如債券型、股票型、大宗商品、不動產,如果要細分還有貨幣型,等於是把投資組合架構在穩健配置,如此就不會有暴跌波動度過大的情形。綜上所述,投資人在投資前,還是得要做功課,每家基金公司都有其強項基金類別,有的公司過往日本基金績效好,有的是拉丁美洲基金績效最佳,也有的基金公司強打高收益債券基金。投資前多上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或境外基金觀測站找尋相關資訊,都能查出各家基金公司的強項基金。雖然有專業的財務顧問或理專可以提供建議,但若自己有一些相關的概念,也較能判斷到底誰說的比較正確。迷思1明星基金經理人操盤績效好!迷思2追逐市場熱銷基金!迷思3淨值高就是好基金!迷思4獨鍾單一熱門公司基金!迷思5長期投資才能獲利!迷思6定期定額不用擔心虧損!迷思7線進出,把基金當股票操作!迷思8新台幣計價不會有匯損!■投資基金除了上相關網站查尋、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或理專,投資人仍要多做功課。迷思9基金是否有避險!迷思10都買同質性商品風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