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右-理善國際關懷協會執行長林鳳,左-以琳關懷協會執行長邱銘國
每個成長的過程中,也許自己或親友孩子曾有徬徨或心情失落,甚至因生活失序、家庭失能、同儕誘惑、不適規範等等,使他們走出了學校體制而成為中輟生。但每個青少年、兒童其實都是寶貴的生命,都值得被愛被尋回,陪伴他們持續快樂成長,活出自信美好與豐盛,不造成社會負擔進而能成為有用之才,是以琳關懷協會長期致力的社福工作。
愛人如己 家的感覺
建築出身的邱銘國,在2002年透過社區國中轉介一名中輟學生的求助,看見少年成長的迫切需求,以及身邊支持成長環境的匱乏,輔導過程中激發了他一頭栽進社福之路。一般中輟生共同現象是覺得大家不理解他們,好像被世界遺棄甚至也放棄自己,但以琳關懷協會執行長邱銘國在孩子們眼中就是邱爸,幫助孩子導入正軌重拾信心,找回失落已久的溫暖與愛。以琳協會看見這些迷惘少年,堅持付出關懷和熱情,努力將學園打造成少年的第二個家,逐步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彼此視同家人。
邱爸說一般高關懷的學生跟人的關係比較緊張,較無法在服務業應對人,有些孩子習慣看見快速成果,有些不習慣踏實穩健節奏,面對環境挑戰不習慣等待過程。所以協會的以琳少年學園特設農場,踏在土地上有群山環繞,給予孩子有自然放鬆的感覺,以友善土地無毒蔬菜種植體驗的機會,學習種植幼苗,親近大自然,看著自己親手種植的菜苗成長,採收的喜悅成為珍貴的正向經驗,帶來踏實感與滿足感,透過農場生活從種植到採收到賣菜,給予過程體驗與工作學習,讓孩子更易有成就感,成為高關懷孩子之生命改變與自我成長的起點。
圖/中介教育-團體課(以琳關懷協會提供)
回歸正軌 前進動力
高關懷孩子們缺乏體會與接受他人的善意、缺乏維繫關係的溝通能力,例如:禮貌話語、真誠了解、同理角度、接納欣賞等,而高關懷青少年諸如中輟之虞、偏差行為、學習延宕、適應困難、情緒困擾等相關危機且多重議題。農場實務能訓練孩子有溝通力,並慢慢體會內心對話與感性層面。而工作過程是要協助孩子建立最基本的互動能力,重塑持續認真學習的態度,當少年們能夠自我成長,渴望老闆與主管的理解、工作夥伴的認同,求職之路上將有新的根基與好的開始。
高關懷族群孩子成長辛苦傷痕累累,造成他們對社會充滿敵意,而我們有時對中輟生走入歧途會標籤化看待,但實際接觸後發現他們與一般孩子沒差別,也需要愛被肯定被接納,需要一個平安成長的環境,更要接納他們愛他們包容他們,因為若沒用正確方法去幫助孩子們,到國中成為中輟生的可能性將大增,甚至成為社會黑暗角落的隱憂。其實孩子內心都非常單純,只是需要有耐心、真心去陪伴引導他們,給一點機會,給一點力量,給一點陪伴,給一點支持,相信這些未來的主人翁發光發熱後,都將成為一個有愛的善循環。
資源共力 延伸服務
以琳協會於2004年與台北市教育局合作,以中途班的合作方式服務已經中輟或面臨中輟危機的少年。採取個別化輔導,多元化課程,發掘少年的興趣與專長,重新燃起學習意願與社會適應能力,順利完成義務教育。於2009年專注探索高關懷青少年與未升學未就業之需要,成立追蹤就業輔導、準備型職場工作,以多元服務方式與面向,以社工專業能力提供服務。
協會也跟資源較少的學校合作,設立兒童3Q聚樂部,訴求人際IQ、情緒EQ、品格CQ(character quotient),深入服務高關懷學童家庭,以人際關係與情緒管理等主題進行小團體輔導。為高關懷學童建立安全與信任環境,開啟一個不評價及接納的團體氛圍,嘗試敞開內心面對自己,逐漸找到正向力量來看待周遭人事物。
高關懷少年需要更多的愛與耐心培育,他們就像牆縫中探出頭的小樹苗,雖有些困難因素擠壓著,但仍可因團體接納與支持養分而繼續生長。邱爸說以愛與包容去幫助他們站起來,溫暖陪伴與長期追蹤將使失落人生有機會轉彎,看見亮光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本文作者林鳳為「理善國際關懷協會」與「理善認證學院」執行長。理財行善.正向能量.致力公益.傳播美好。理周集團旗下品牌之理財周刊與理善學院,歡迎公益報導與異業合作 www.wips.org.tw)
圖/農場體驗(以琳關懷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