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個星期,貨櫃三雄股價如洗三溫暖,先是3/10陽明宣布配發股息20元,殖利率近30%,拉動股價大漲7%,同時帶動萬海、長榮、股價翻紅。接著3/14萬海公布股息只配發5元,市場大失所望,萬海股價大跳水,從80元滑落到72元。
隔天3/15長榮公布配息70元,配息率近44%,本來一樁美事,股價卻開高走低,從高點179.5元滑落到167元,3/16再重挫18元,來到159.5元,同時間也把陽明、萬海的股價拖下水,3/17才稍稍止跌。
觀察籌碼面,外資從3/10開始一路賣,到3/17為止,長榮賣超44406張、陽明賣超54710張,萬海賣超18270張,投信、自營商也都站在賣方,賣超百到千餘張,那麼誰在接,答案是--散戶。股價大跳水,散戶慘遭套牢命運。
觀察SCFI指數,至3/17為止,SCFI上漲3.17點或漲幅0.35%,來到909.72點,守住900點關卡,但是講坦白的,這價位是在疫情爆發前的價位,以目前景氣,很難再回到2000~3000元價碼,加上五月份換長約,對於前景的不確定性,美國線要求將年約換為季約,價格砍一半或三分之一,目前還在談判拉距,今年貨櫃三雄的營運,肯定不會比去年好。
國際海運諮詢機構 Alphaliner 最新預測,今年供給成長估為 8.2%,需求僅成長為 1.4%,顯示海運艙位供過於求,運價易跌難漲,比較有利的是,國際海事組織 (IMO) 碳強度指標 (CII) 環保法規開始生效,船商可能透過減速、淘汰就傳來因應,有助於供需平衡,讓運價止跌。
股息的利空因素鈍化之後,接下來要看能不能填息,根據長榮總座謝惠全說法,海運第一季確實很淡、第二季稍稍回溫,不過還是要看庫存去化的程度,可見到七、八月除權息之時,營運都不會好轉。
領到股息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填息,如果不能填息,領到的息不過是割自己的肉,完全沒賺到息收,還可能貼息,長榮今年能不能完全填息,還是未知數,領到了息還須繳28%的稅,簡直不划算。
倫元投顧分析師紀緯明表示,散戶被高殖利率所吸引,短短三天長榮股東數,從35萬人增至36.8萬人,增加1.8萬人,進去搶短,慘遭套牢,但是就今年航運景氣來看,SCFI還在跌,況且大盤指數有壓力,不太可能填息,目前貨櫃三雄只能搶短,不宜長抱,四月初清明連假之後,可以觀察SCFI運價指數再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