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景氣步入下行,這股寒風已經吹入就業市場。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全球職場在疫情期間掀起的「大離職潮」已經告終,取而代之的是另一股「大停留潮」正在興起。
從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可見,職位空缺自2020年4月觸底後一路走升,去年底出現下行趨勢;離職率同樣自2020年4月開始攀高,2022年4月觸頂後,逐步下滑,顯示隨著職位空缺減少,雇用和離職也略有下降。
▲美國職位空缺數(圖表取自FRED聯邦儲備經濟數據)
▲美國離職率(圖表取自FRED聯邦儲備經濟數據)
ADP首席經濟學家Nela Richardson指出,2022年離職率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高,進入到2023年首季,數據已經遠低於去年第一季,愈來愈多人進入勞動市場試圖尋找工作,勞動力短缺正在緩解。Richardson表示,大離職潮主要由三個要素所推動:大量的工作機會、勞動力短缺、大幅度加薪,然而,事過境遷這三個推力都已明顯減弱,勞工再無充分條件離開當前的工作崗位。
過去一年全球央行升升不息,企業進入景氣寒冬,無不開始緊縮支出、大砍人事成本,職缺數銳減讓勞工不敢說走就走,另外,跳槽後加薪幅度不如預期也是讓勞工轉職前卻步的原因之一,甚至有專家提到,人工智慧的崛起,讓許多白領擔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而不敢輕舉妄動。
這麼說,美國長時間以來的缺工問題獲得解決了?其實不然。美國人力銀行 ZipRecruiter首席經濟學家Julia Pollak表示,「大停留潮」雖然崛起,但僅限於部分產業,諸如娛樂、休閒、服務業的離職率仍居高不下。
回首台灣,從數據上來看,失業率來到歷史新低,非農就業人口也創下新高,但缺工問題依然無解,每個產業還在高喊缺工。
原因是,一來台灣正面臨嚴重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二來,薪資低迷,難吸引勞工上門應聘,人力銀行統計台灣至少3成員工處於安靜辭職、逾90%上班族準備換工作。
再高的就業率,似乎難以填補台灣這宛如無底洞的勞動力缺口。台灣沒有大離職潮,不過少子化與低薪這兩股浪潮,足具吞噬這塊島嶼的威力,不盡快提出解方,結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