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中醫認為肥胖與體質有關,其中有5種體質是常見的肥胖體質,包含先天因素造成的「陽虛水泛」體質,以及後天因素導致的「脾虛濕阻」、「胃熱濕阻」、「肝鬱氣滯」、「氣血兩虛」體質。
民眾若想藉由中醫減肥,可透過藥物、埋線、針灸等方式進行體質調理、減重,此外飲食、飲水、運動也要注意。不同治療方法有哪些減肥功效?不同體質該如何調理、減重?,台北醫院中醫科鄭伊倫醫師一一告訴你。
5種減肥體質 如何使用中藥調理?
民眾若有肥胖問題想尋求中醫藥物治療,中醫師鄭伊倫表示,中醫師會先對病人進行評估,再針對不同體質使用不同的藥物調理,以下是針對5種肥胖體質的藥物調理方法:
- 「陽虛水泛」體質
- 特徵:腎虛、代謝循環功能不好、臉色黯沉、怕冷
- 藥物治療:中醫會使用偏溫暖的代謝藥,這些代謝藥通常有些強心的功能,會讓病人有身體較熱、較不怕冷,或較有體力的感覺。
- 「脾虛濕阻」體質
- 特徵:脾虛、下半身肥胖、下半身水腫
- 藥物治療:用藥調理脾胃功能,並使用利水的藥物,讓身體過多的水分藉由排尿、排汗等方式排出。
- 「胃熱濕阻」體質
- 特徵:胃熱、有火氣、排便問題(如:便秘、大便較黏)、皮膚出油、痘痘
- 藥物治療:使用抑制食慾、清除火氣、增加排便的藥,而藉由排便也可排掉火氣,避免病人一直想吃東西。
- 「肝鬱氣滯」體質
- 特徵:有壓力、情緒問題、報復性進食的情況
- 藥物治療:使用疏肝或安神的藥物去做處理,調節壓力使其情緒較平穩,在面對壓力變化時較舒適,也不會因此報復性進食。
- 「氣血兩虛」體質
- 特徵:氣血儲量變少、循環代謝下降、易喘、易累、臉色蒼白、有頭暈、心悸等問題
- 藥物治療:補氣血,並使用較偏溫暖的代謝藥物,藥物有強心功能,病人會較有體力的感覺
中醫師鄭伊倫提到,有些病人不需要特別加強代謝的部分,單純使用中藥調整體質,將體質調整回來就會自己慢慢變瘦,但有些人減重會有「卡關」的情況,這時可能就會加強一些代謝藥,增強心臟、內分泌代謝功能。
中藥調理 VS. 埋線、針灸 治療有何不同?
除了中藥調理體質外,也有埋線、針灸等減重方法。中醫師鄭伊倫提到,埋線、針灸等,對身體來說是一個外來物的入侵,此時身體會驅動一些類似免疫功能的反應,以埋線為例,身體為了消化埋入的線,會順便消化掉周邊的一些脂肪。
因此,在進行埋線、針灸等治療時,中醫師會選擇脂肪較厚、較多的地方,以及能抑制食慾、利水消腫、增強代謝等減肥相關的穴道,進行治療。不過,中醫師鄭伊倫表示,埋線、針灸等比較屬於局部性雕塑,而且脂肪有可能會回填到埋線或針灸的地方。
中醫師鄭伊倫提到,如果是屬於全身型肥胖的病人,在治療上會建議先用中藥調理體質、降低一些體內脂肪後,再進行針灸、埋線等局部雕塑。
3生活習慣應注意 長期維持、養成才可控制體重
不過除了藥物、埋線、針灸等治療方式外,飲食、運動等習慣也要注意。中醫師鄭伊倫表示,中醫跟西醫看法一樣,認為飲食在體重影響佔7-8成,運動佔2-3成,體質調整這部分中醫師可以做處理,但以下3部分就要靠病人自己回去做功課:
- 飲水:
中醫師認為體內累積的脂肪,需靠水、尿液等代謝排出。一般建議一天水量至少要喝足體重的30倍,夏天流汗較多建議要喝足體重的40倍,如:60公斤的人,需喝1800-2400c.c.。不過,水量還是須依個人健康、疾病狀況評估調整。
- 飲食:
計算基礎代謝量、活動量,調控飲食、記錄自己吃的東西,必須戒掉精緻澱粉、糖、高油脂、烤辣炸等食物。如果NG戒除有困難,可在1週設定2天放縱日,其他時間則須維持原型食物的飲食方式。
- 運動:
如果減肥有卡關的情形,可以開始做一些運動。建議不要做單一運動,應選一個有氧運動,一個肌肉訓練運動,採交叉訓練的方式,因為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加強代謝,肌肉訓練可以避免減重過程中的肌肉流失。
中醫師鄭伊倫提醒,減重是一個長期的習慣養成,而不是單次的處理、治療,或是減重成功後就能再也不管的事,因為一旦放縱就會回到原本的狀態,因此民眾可依上述建議,計畫適合自己的減肥方式,養成一個習慣的生活模式、飲食模式做長期的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