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家中長輩的健康狀況隨時可能面臨變化,需要更多的醫療照顧和長期護理,因此「保險」對於他們來說必不可少,保險可以讓他們在意外發生時,來應對高昂的醫療費用和護理費用,得到所需的醫療服務,而不會給家庭造成過大的負擔。
台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持續提高,預估於2039年突破30%,至2070年將達43.6%,而根據內政部另一項統計顯示,2021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當年零歲健康餘命為73.3歲,這代表長輩失能、臥病、被慢性病纏身的年數「不健康餘命」長達7.56年,這對於家人及照顧者來說不免身心俱疲、壓力沉重,也因此社會上不時傳出長照悲歌,為了預防悲劇發生,提早準備好保險來應對是相當重要的。
幾歲該保險?
早期規劃其實相當重要,購買長輩保險最好是在長輩比較健康時進行,因為等到健康狀況惡化後再購買,保費可能會較高或甚至無法購買,早期規劃可以確保他們能夠得到更全面的保障,同時也能減少家人在面對醫療和長期護理費用時的擔憂。
該買什麼保險?
除了常見的醫療險、癌症險、實支實付醫療險,長輩保險種類大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長照險:此種保險是根據長期照顧的需求來進行認定,使用巴氏量表檢視被保險人是否處於生理功能及認知功能障礙狀態。當確認符合條件時,可提供分期給付的照顧保險金。
類長照險:這是以特定疾病認定的一種保險,有時也稱為特定傷病險。當被保險人罹患與保單條款上載明的特定疾病相符合時,就能獲得一整筆的保險理賠金。
失能扶助險:這種保險保障被保險人因疾病或意外而導致的失能情況。理賠的標準依據失能等級表的規定,通常涵蓋了從1級到11級的不同失能程度。
這些長輩保險類型旨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涵蓋了長期照顧、特定疾病、以及失能等情況,讓被保險人在面對這些困難時能夠獲得相應的經濟援助。
此外,「失能保險金」跟「失能扶助金」也有所差別,失能保險金是一次性給付,失能狀態符合失能等級表標準,保險公司便理賠一次性失能保險金;而失能扶助金則是依據各家失能扶助險商品條款內容,每月或每年給付失能生活扶助金。
小心3情況不理賠
家屬也需要小心有3種情況保險可能不理賠,像是被保險人需經過半年的持續治療或復健仍無法康復,才能獲得長照險理賠;被保險人直接死亡沒有經過失能失智階段;被保險人在評估期間身亡;被保險人病況改善等。
意外有時候就會在家庭最脆弱的時候來臨,因此為了長輩著想,以及避免家庭經濟出現危機,建議提早開始準備相關事宜,越早準備當那一刻真正來臨時也能安心地面對,不過當家屬在選擇保險時,也務必仔細閱讀保單條款,了解各種保障範圍和條件,以確保獲得最適合自己需求的保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