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女性保護自己,定期健檢是關鍵,平日洗澡時順手自我檢查,一時的警覺可能成為一生的轉捩點!44歲那年,某日洗澡時,鍾秋敏摸到以前沒有的硬塊,心中忐忑不安,隔天上班請同事幫忙確認,同事勸她趕緊去做乳房攝影;接獲來電回診看報告,下午便做了穿刺,隔一個禮拜門診,確定是原位癌。
醫師慶幸她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她自己摸到的「硬塊」其實是骨頭,腫瘤在乳頭下面很深層的地方,照理說用手是摸不到的,真的是非常的幸運,但面臨生命威脅,以及疾病的不熟悉、恐慌感,對身體與心理都是極大衝擊,內心更是備感煎熬,混亂的情緒與焦慮接踵而至,鍾秋敏在醫院崩潰放聲大哭,哭到幾乎沒辦法回去上班。
返家的路程中,思索著該如何跟先生和孩子說明。回到家後跟讀高中的大女兒交代一切,大女兒明明心裡也是害怕的,卻輕描淡寫半開玩笑表示:「妳小ㄋㄟㄋㄟ也會有事?現在很多人都這樣,妳去醫院治療就會好了。」讀小學的女兒以幫忙做事表達關心,先生則強忍著擔心,表現出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硬漢模樣,家人的擔心全寫在臉上。
「不完美」也是可以的 ,放下緊繃,感受愛的美好
罹癌後檢視過去的生活,日常以兩個女兒為重心,對課業要求盡善盡美,方肯罷休,身為安親班老師,鍾秋敏下班回家後檢查功課,女兒如果作業字寫太醜,就算半夜一點半,也會叫她起床重寫,認為孩子應該對課業盡本份。雖然做事完美與癌症不一定畫上等號,但壓力會降低免疫力,多多少少有些因果關係。「以前的個性比較ㄍㄧㄥ,罹癌讓我發現盲點,凡事不要看得那麼的嚴重,生活可以輕鬆一點,對每一件事都充滿感謝」
圖/術後全家的歐洲旅行由大女兒一手包辦,讓她欣慰又感動
手術治療與復健過程雖然辛苦,卻拉近全家人心的距離,由於左乳做了全切手術,左手沒有力氣,復健的特定動作,擔心她怕痛或不舒服沒有做到位,全家人都會陪著做。術後幾個月到歐洲自助行,舉凡訂火車票、訂民宿和拖行李,皆由大女兒一手包辦,一瞬間從高中生轉大人,「大女兒覺得媽媽只要人到就好了,能一起出遊就是最棒的事!」鍾秋敏語帶感動與哽咽。
好同事們正面鼓勵,相約定期乳房攝影檢查,遠離乳癌風險
圖/同事們的溫暖鼓勵是努力治療的動力之一
回到職場,雖然體力稍下降,同事和老闆不僅體諒還帶來滿滿的正能量,同事的體貼、溫暖氛圍在空氣中飄散著,上班期間都被打氣聲灌滿,很多不好的情緒也不藥而癒,秋敏也時常提醒女同事要定期去做乳房攝影檢查,決不要因忙碌而耽擱。
乳癌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名,每年有超過10,000名婦女罹患乳癌,45~69歲間為高峰期,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近年來不乏年輕女性罹乳癌的消息,不但年長婦女需要持續追蹤、檢查,年輕族群也不能掉以輕心,定期篩檢能及早發現、治療,從身體發出的警訊和判斷自己是否為高風險族群。
生活再忙碌,也要為了自己停下腳步
因為有做健檢的好習慣,鍾秋敏自認比別人多了幾份幸運,能即時接受治療。罹癌後,鍾秋敏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與自我堅持,生活減壓保持正面愉快心態,飲食上多攝取原型食物,少吃油炸物與零食。調整生活的優先順序,無論生活再忙碌,都要定時回診,檢查就是最重要的日子,現在已經四年了,每三個月回台大照超音波跟門診,先生每次皆陪伴在旁,溫馨接送。
感動的不是你完成了, 而是你終於鼓起勇氣開始
鍾秋敏也告訴正在跟乳癌奮鬥的所有病友鼓勵打氣,罹癌是我沒想都沒想過的事情,但也讓我開始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生活著,曾有一段話這樣鼓勵著我:「有一天,或許你會發現, 最感動的不是你完成了, 而是你終於鼓起勇氣開始。」
謝謝願意開始治療的我,謝謝我的家人,謝謝罹癌讓我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三個「及早」,不聞乳癌而色變
1. 及早預防:平時遠離菸、酒等致癌因子,飲食均衡,養成健康生活型態、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適度釋放壓力。
2. 及早發現:符合資格的婦女只要定期接受篩檢,便能早期發現病變組織。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的女性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以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有乳癌家族史(母親、女兒、姐妹、祖母或外祖母)的女性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3. 及早治療:一旦篩檢發現異狀,應儘速接受後續診斷與治療,早期乳癌(第0-2期)治療預後佳,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
更多健康資訊可上國民健康署官網查詢: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14&pid=1124(以上廣告由國民健康署提供,本經費由菸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