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城市治理的一環,宜居城市不只展現在地面上的建設,更展現在地面下、看不見的基礎工程。捷運淡水線通車後帶動淡水地區快速發展,居住與旅遊人口的成長使全區生活污水量增加,不僅對社區環境與居住品質影響甚鉅,更嚴重危害淡水河水質,造成生態浩劫。
為了根除污染,打造良好的城市水環境,行政院於92年通過「促進民間參與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推動方案」,選定臺北縣淡水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為優先推動示範案例之一,由臺北縣政府與北岸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協力,採用BOT方式推動「臺北縣淡水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工程委外建設營運計畫案」。
此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榮獲第21屆金擘獎民間團隊獎優等殊榮。不論是下水道的佈建,還是用戶接管的推動,對民間業者與政府單位而言都極具挑戰。以前者為例,當年在佈建下水道主要幹管時,為避免因施工段行經淡水老街,造成老街交通混亂、影響居民生活,北岸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採用潛盾工法,減少工程對居民與店家的影響。
另外水資源環境中心在歷經三期擴建工程後,目前每日污水處理量可達5.6萬噸。另為因應環保署加嚴氨氮及總氮放流水排放標準,北岸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在111年升級其曝氣設備,有效降低氨氮排放量,完善處理淡水區民生污水,有感提升周邊的衛生環境。
針對污水過濾後所產生的污泥,北岸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設置厭氧污泥消化系統及污泥乾燥機,不僅有效削減污泥量,由厭氧消化系統所產生的沼氣還能供應乾燥污泥所需的能源,進一步減少能源使用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此計畫在公私協力的推動下,於105年完成52.7公里污水下水道管線的佈建,112年5月用戶接管數突破六萬戶,績效卓著。
【財政部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