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訂好十月去多倫多的機票就收到妳的邀訪信,真是太剛好了!」一改平時講授專案管理課程的正式裝扮,君婷老師一身輕便來受訪。但即便談的是相對輕鬆的主題,她平板上還是寫著密密麻麻的筆記。
從年輕時獨自遊歐、美算起,她到目前已經有二十四年的旅行資歷,曾到訪過近七十個國家,走過六百多個城市。撇除少數幾次跟團(如去埃及時基於安全考量選擇跟團、或配合友人規畫),大多都是一個人的自由行。
旅行究竟有何魅力,讓她再忙也堅持每年擠出時間去?她想了想表示,旅行對她來說是忙碌日常裡尤其必要的休息方式,「我想特別強調,是有感的那種。」
心累難靠睡覺和耍廢化解,旅行中「轉換狀態」是關鍵
為何要強調「有感」?君婷老師表示,人在忙碌中身心難免會疲累,身體累可能睡飽就好,心裡累卻很難靠睡覺或耍廢來解決。但麻煩的是,很多人常沒意識到這點,感覺累就只想到睡覺耍廢,沒想到卻越睡越累、越耍廢越疲憊。時間被廢過去之後,心裡的焦慮又變得更深。
在她看來,覺得累時該做的第一件事,其實是判別它來自身體或心理,「如果你睡很多還是覺得累,天亮又開始覺得絕望無力,那麼你可能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理累。」身體的累需要我們少做點事,但心理累卻可能需要我們多做點事:找到適合自己的「轉換狀態軌道」來切開工作壓力。
旅行對君婷老師而言,正是非常棒的一種轉換軌道。她解釋:「旅行其實就是專案管理,事前要做好成本、時程、風險等規劃,但出發後往往有各種變卦,比方說沒搭到要搭的車、想吃的餐廳沒開,需要我們快速應變。」因為旅程時間有限、這些應變得在緊湊的時間裡完成,再加上旅程中我們對於外在環境相對陌生,所以我們在旅行時會自然地進入一種「既放鬆又專注」的心流狀態。所謂狀態轉換,在這過程中也就不自覺地被實踐了。
應變過程還有個奇妙之處,那就是整個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反覆思考想要什麼(如想吃什麼、想去哪),然後很快滿足自己」的過程。對比在工作中常面對到無能為力的挫折感,這種自由和滿足自我的機會也常能帶來強大的療癒效果。
君婷老師提到,很多人會覺得安排行程一定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比方說某個古蹟歷史多悠久,「但其實不需要,光是『你想去』就夠了。像我明年要去歐洲參加一個河輪行程,沿著萊茵河水路走訪平常不容易去到的小鎮,我就超期待的!」
她也補充分享,旅行這麼多年,現在對她而言最紓壓的旅行方式不是走遍熱門打卡景點,而是體會與平時不同的生活。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經驗中,她也發現很多時候事情就算不照計畫走,也總能帶我們看見一些出乎意料的好風景,「我藉此養成一種隨遇而安的態度,我想有這樣的心態,可能也才能讓我們在旅行中得到真正的深度休息吧!」她說。
以缺氧狀態造訪雲南玉龍雪山頂,君婷老師笑稱手上的是救急卻不怎麼有用的氧氣瓶。(圖 / 李君婷提供)
熱愛在長途移動過程思考,她不只搭機還每年搭火車環島
「很多人對於旅行的期待從到達目的地開始,而我卻最著迷一段長途旅行的移動過程,不論是搭船、飛機、火車、汽車......。」
除了排解壓力,旅行對君婷老師而言還有個重要價值,那就是幫助思考。她表示,長途飛行是很多人的惡夢,但卻是她最喜歡拿來思考和閱讀的時光,就算只是放空,都覺得自己似乎在過程中被注入新能量。
「因為我覺得飛機在高空時,就像在一個時間、空間都無法被明確定義出界限的神奇環境。在這個充滿白噪音的環境裡,我反而能排除雜訊,得到一些新的啟發,可能是視野被強迫打開了吧!」她說明。
所謂「排除雜訊」是什麼意思?她舉例,過去當小主管時常會遇到糾結卻又得做出決策的時候,像某次就必須替組織處理一個「人」的問題。一直待在工作環境中,她看到的都是眼前人力分配、團隊面臨變動的不安低落等顧慮,後來在一段長途飛行中,她於三萬英呎高的魔幻環境裡進入不同的思考角度:多年後回頭看,現在怎麼做才是對組織最好的?然後終於能做出決定。
「不能出國也沒關係,在台灣搭火車也能創造這樣的環境。」君婷老師分享,她每年也固定會搭火車環島一圈,至今已持續八年,有時甚至是當日來回。這樣的行程對她來說只有一個目的:不是吃喝玩樂,而是創造不受干擾的環境,讓自己專注地閱讀、思考以及得到徹底的休息。
拓寬視野養成同理心,看事情不再只有「對錯」而已
君婷老師在旅程中還有另一個「思考」收穫。很多人常說在旅途中的見聞能開拓視野,但在她看來,開拓視野並非打卡哪些景點,而是因為親身經歷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所以能少些本位主義、多些溫柔與理解。
這其實是作為成熟大人的重要訓練,畢竟我們在人生中會遇到不同的人、需要經營不同的關係,在全球團隊當道的時代,還可能和不同背景的同事、客戶協作。大家都知道這時候「同理心」很重要,但往往因為誤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唯一真相,於是很難真正以同理心待人。進入其他文化實地體驗和觀察,在君婷老師看來是提高同理心的好方法。
舉例來說,我們在旅途中可能體會到台灣酷暑時,有另一個地區正是寒冬;中華文化對鬼魂戒慎恭謹,美國萬聖節卻用另一種態度來面對;台灣人覺得餐廳送上熱茶是貼心,日本卻不管再冷都以冰水招待客人。君婷老師表示,常進出這些情境讓她面對各種差異時,會直覺地先進入到對方的角度,嘗試理解對方在想些什麼、為何他會這樣說這樣做,「大至面對意見分歧的社會政治議題,小至在工作上看到同事與我想法迥異的行為,我都會這麼做,不是直接就覺得別人錯了。我想這就是同理心的第一步吧。」
明白旅行的好處卻遲遲無法出發?關於旅行的 2 大迷思
一路暢談旅行的痛快之處,君婷老師表示,現在旅行對她來說就像吃飯和睡覺般理所當然。但她也發現這對部分人來說並不容易。為何會這樣?她認為和兩個常見迷思有關。
迷思一:天數短的旅行無法放鬆?
很多人常認為旅行的放鬆程度和天數成正比,也因此若不能玩個八天、十天,不如別去了。但在君婷老師看來,旅行能否帶來放鬆效果還是取決於「心態」,而非「時間」。天數迷思不只會增加出發的難度(畢竟請長假對上班族來說確實不容易),這份無法出發的怨念,還會讓我們對工作的不滿持續累積,覺得「都是工作害我不能去玩的」。
「與其惆悵地翻著行事曆,想著什麼時候能請長假,不如從請個半天假開始,創造一個完整屬於自己的下午。」
君婷老師也補充,就她的經驗而言,請平日會比假日好。畢竟多數家人朋友可能也都是假日才有空,所以假日多半會需要陪伴他們,「利用平日假期完整自己,假日就練習當個配角,學習完整他人。」
迷思二:旅途中絕不該工作?
「我也曾經這樣想過,回想起來,我發現越把旅行當成逃避工作、壓力、關係等各種東西的手段,越會在過程中不停倒數計時,覺得疲憊甚至在越接近旅程結束的時間,越感到憂鬱煩躁。」關於迷思二,君婷老師這樣回應。
她表示,雖然自己現在是自由工作者,在時間安排上有相對大的彈性,但卻不會完全把旅行和工作切開,甚至更常是刻意設計幾場「帶著工作的旅行」。
為何一樣是在旅行中工作,過去會盡可能避免,現在卻刻意這麼做?她分享,差異或許來自「對時間的掌控度」。以前會認為上班已使盡洪荒之力,難得休假就該把時間全留給自己,不然好像有請假跟沒請假一樣,還白白浪費了珍貴的時間,而現在每分每秒都靠自己掌控,則認為旅行和工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需刻意切割。「可能對我來說,以前的旅行像是試圖得到某種平衡的手段,而現在,旅行本身就已經是目的。」她這麼補充。
對於工作時間多少會受限於公司規定的上班族,她也建議撇開逃避心態,與其刻意切割又因為工作很難真的置之不理而氣惱,不如練習妥善規劃時間,刻意設計或長或短、或近或遠的「工作旅行」。
(訪談結束後不久,正在規劃新課程的她就帶上工作設備,到離家不過四十公里的山上展開一周的工作旅行,她說這是「準備進入下一個重壓階段的策略性緩衝」。)
雖然深深感受到旅行的放鬆與轉換狀態效果,但君婷老師在採訪尾聲也補充說明,真正重要的或許不是旅不旅行,而是面對難免心累的生活,我們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狀態轉換方式。如果你光想到要自己踏上旅行就已經壓力爆表,那麼可能這個方式並不能讓你進入休息的狀態,而有其他更適合你的選擇。
該怎麼找?她蓋起平板表示,試著多創造一些在能接受範圍內的特殊體驗,並感受自己做完哪些事後,能夠得到新的能量或變得平靜,「它未必要是很大規模的、很花時間的,哪怕你只是下班換一條路線走、看一場以前不曾選擇類型的電影、在家附近找個飯店住一晚,製造一小段完整屬於自己的時間,搞不好都會有出乎意料的休息效果喔。」
大人學
由兩位管理顧問:姚詩豪(Bryan)與張國洋(Joe)所創立的學習平台。意指「成為大人的學問」,分享職涯發展、人際關係、溝通技巧以及經營管理等文章與課程,期望以理性思考,彌補教育的斷層,讓更多人邁向成熟大人之路!
原文連結:《【大人誌|講師李君婷專訪】24 年訪逾 600 城市的體悟:生活難免心累,找到「狀態轉換法」是必要準備》
圖片出處:Can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