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中原大學建築系與臺東女中美術班的藝術共創作品《消逝的船與地景》,近日正式裝置於臺東海濱公園鄰海的邊界上,為東海岸再添美麗景緻。難得的是,這個作品結合了中原大學建築系、臺東女中及全國高中美術班約200位學生,歷時7個月才完成。創作過程結合教育、文化與歷史深耕,高中端與大學端資源共享,跨學習階段的學生共創藝術,體會參與式學習的樂趣和意想不到的收穫。
此計畫結合教育部國教署與臺東縣政府之資源,臺東女中美術科召集人康毓庭為統籌,邀請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陳宣誠擔綱總講師及結構設計,並由中原建築「藝術與文化的社會性參與」課程30位學生,共同參與圖面繪製、模型製作及金屬加工製作,中原學生擔任隊輔,帶領臺東女中美術班、關山工商、臺東高中、香山高中、大甲高中等校高中生一起學習與創作。自今年4月底迄今,以實地營隊共同創作與線上工作坊的方式,終於完成藝術共創作品《消逝的船與地景》。
中原建築副教授陳宣誠說明船體結構的施工透視圖,讓同學理解結構配置與力學分佈。
陳宣誠表示,從概念發想、模型發展、工作坊、圖面繪製、加工製作,前後長達7個月,實在非常不容易。此作品以金屬搭配木頭搭造船身,皮層透過鋁片進行上色編織;編織的皮層色彩來自於天空與海洋,讓船的最終形態在地景中因為時間、氣候與觀看距離的改變,有時展現自身的姿態,有時消逝於地景中,因此取名為《消逝的船與地景》。
參與創作的高中生與大學生一起找回逐漸消逝的造船技術與地景。中原建築康瑋庭同學表示,過程中第一次接觸到焊接等各種金屬的施工,也體會到各個領域合作的有趣,打開創作的全新視野。她說:「整趟旅程給我的收穫,都是坐在教室裡聽課不能比的,因為我們實際體驗、面對問題、處理問題、學到東西。」
陳宣誠與學生一起將全台美術班種子學生的個人創作,固定於船體上,成為共創線條。
周祐祺同學則說,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關於船的製作,行前覺得自己大二也做過真實比例的作品,好像什麼都做得出來,但聽著老師在講解施工過程,還有看到施工圖,才突然發覺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光施工前的放樣與布置施工場地就很多步驟,到後面建構骨架時更多細節,他和夥伴經過反覆驗算好幾次、確認計算無誤才敢進入下一個步驟,深怕做白工浪費了材料,真的是很特別又豐富的學習經驗。
陳宣誠表示,當學生們走出教室,他們會發現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實際環境中的應用並非易事,這種體驗對他們的專業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課程不僅是一個學習過程,更是一次探索未知、認識自己和社會的旅程。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認識真實世界的複雜性和挑戰,並學會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不同專業者協作,實際碰觸真實的材料和技術,打開新視野。
學生將編織的鋁片固定在船身骨架上,要將水平編織固定在弧形的船身上,別具挑戰。
教育部肯定臺東女中與中原大學跨領域、跨學習階段的藝術共創合作,結合在地海洋文化的課程內容更具深遠意義,也讓學生看到不一樣的學習方式。藝術教育結合實作課程,正符合108課綱探究與實作的精神,未來將持續辦理全國或跨校、跨區課程及資源挹注,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適性發展。
藝術共創作品《消逝的船與地景》長12公尺、寬3.5公尺,由扁鐵、鍍鋅錏管、鋁片編織等材料組織而成。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南島文化意象藝術設置計畫支持下,已吊裝至臺東海濱公園進行設置,成為常設公共藝術作品。長期耕耘地方田野調查與跨領域創作的陳宣誠表示,今年度的計畫告一段落,明年預計結合更多學生,做更大的共創計畫。
《消逝的船與地景》作品在臺東女中進行施作,設置可移動裝置,以利調整製作所需面相。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