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國人一生會有9.6%結石的機會,男生比女生多3倍,腎臟結石佔15.8%,僅次於輸尿管結石的76.4%。結石病人的平均年齡介於50至60歲,5年內結石的復發率達1/3。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林才揚表示,發病率以春天至夏天的發生率最高,因為天氣熱造成體液流失大於補充,尿液較為濃縮,容易使得結晶體聚集產生結石。
一名20歲的小玉,平常不愛喝白開水,而是把手搖飲當水喝。日前因發燒及右腰疼痛而至奇美醫院急診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右側腎臟嚴重水腫且有腎結石,抽血報告也發現白血球過高,安排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右側腎盂裡布滿0.5cm到2cm大小不等的結石。由林才揚醫師進行微創經皮腎臟造廔取石術,成功取出300多顆外觀類似小饅頭的結石。
林才揚醫師說,結石不是單一造成原因,7大因素恐提高罹患腎結石風險,分別是水分攝取不足、飲食因素、遺傳因素、新陳代謝異常、慢性疾病、尿液pH值不正常、腎臟解剖結構。腎臟結石並非不痛就不用治療,即使不做任何處置,也一定要定期追蹤,若引起相關併發症會變得更嚴重,可能導致腎功能喪失、癌變甚至感染性休克等。
林醫師說,腎臟結石建議超過1.5cm就要接受治療,目前腎臟手術的選項可分為無創和微創及二合一等3種。無創包括體外震波碎石術和軟式輸尿管鏡腎內雷射碎石術,微創則是經皮腎臟造廔取石術,二合一就是結合軟式輸尿管鏡腎內雷射碎石術加上經皮腎臟造廔取石術。但治療選擇需綜合考量病人的身體狀況、結石大小、位置、腎臟結構等因素,並透過醫病共享決策來達到手術選項的共識。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