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市場說法是說由指數位階來調整佈局,高檔調節或觀望,拉回後再進場,其實不一定對,單看指數做判斷是有部分盲點的。
「高點到了,還能長期投資嗎?」這個問題從台股突破萬點以來,始終是個熱門話題。從萬二問到萬八,萬八問到萬二,再問回萬八,重複這樣的問題,你會發現即使進場投資有風險,但一直觀望等待機會,最後導致錯過機會,才是遺憾的事。
高點一定有壓力,但價位不是絕對
回顧台股第一次出現萬點行情,是在 1990 年代的 12,682 點,就遇到史上最嚴重的崩盤,直接跌掉一萬點,最低剩下 2,485 點。又過了幾十年,加權指數在 2022 年初突破萬八高點,就遇到烏俄戰爭與聯準會升息跌到 12,629。
漲得越高、摔得越重,2024 年前兩週的加權指數明顯就遇到萬八壓力,還能投資嗎?或是要繼續觀望?背後的變數很多,但可以分成幾個面向來分析。
30 年前後,萬點大不同
30 年前跟現在萬點的最大差別,主要是規模不同。股市規模大幅成長,市場總獲利也會跟著大幅成長,當然就不能用萬點這種絕對值當作高低點。首先現在的萬八,是每年除權息扣掉點數的結果,如果把這三十年的點數還原回去,加權指數早已 38,000 點。
再來是規模不同,目前台股光是上市公司就有 700 多家,是 30 年前的很多倍。同樣是萬點,台股上漲跟獲利等級跟 30 年前完全不同,以評估是否過熱的全市場本益比來看,其實萬八的台股還比 30 年前的萬二要便宜很多。
另外就是要考慮到通膨、資產升值、台幣貶值的情況,即使用最保守的 3% 通膨計算,30 年會翻 2.4 倍。也就是說,即使是同樣規模的台股, 30 年前萬二的熱度,相當於現在的 28000 點。而且這只是相同規模而已,現在規模成長很多倍,距離 30 年前那種瘋狂熱度還差得遠。
投資看大盤當然是一個重點,但個股是個股,看指數投資卻沒把個股分開看,就會有看著指數繼續漲,持股卻一直背殺,典型投資悲劇「賺指數賠價差」。譬如 2023 指數大漲,是由 AI 概念股帶動,再更之前可能是航運、或生技等類股。
所以與其只看指數高低檔投資,你可以花點時間去關注資金主流趨勢在哪,例如盤不好的時候,資金會流入防禦性股票,盤好的時候,通常會看到半導體族群上漲,從這個方向做股票,這就是所謂的選股不選市,就不會陷入指數迷思中。
長期投資看股性
長期投資是一種策略,也有機會賺到大波段。但迷信長期投資,結果就是賺錢一直抱,套牢抱更緊,中間還有個抱上又抱下一場空。
這種狀況很常發生在獲利衰退或景氣循環股,像是營建、航運、鋼鐵、面板、記憶體都算這類型的族群,最後是成也長期投資、敗也長期投資的結果。當整個產業都往下走的時候,還是要先獲利入袋一趟。不然一個景氣循環就是十年八年,套一筆下去要十年才回本,你會錯過其他股票的波段行情,尤其萬八後因為資金輪動速度更快,要特別小心。
ESG 是長期績效保證嗎?
另外還有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萬點後的ESG股票或ETF,長期績效好像比較好,尤其 00878 屢創新高,選股要不要先看ESG也變成一個投資因子。其實這當然不一定,但為什麼 ESG 股票在高點比較容易上漲?動能還是要看獲利或產業趨勢是否向上,當公司的獲利能力比同業更強,或者產業紅利才剛開始,資金才會流入拉抬股價,公司有賺錢,才有能力回饋社會。
像台積電幾乎把台灣綠電都包下來,買綠電成本遠比普通用電的成本更高,但台積電的賺錢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而且上游大客戶蘋果也要求供應鏈必須做好 ESG,才願意給台積電訂單,所以ESG反而成為獲利的必要條件,變成必要支出。是因為而不是做了ESG就會上漲,不然公司營運都已經不行了,還燒錢做ESG,那只會賠更多,股價鐵定跌更慘。
(圖片來源:【迷思】萬八高點,我只怕摔得更重,現在還談長期投資會被套在山頂嗎?)
最後整理一下重點,市場有一派是說看指數決定策略,看到萬八就應該調節,等拉回後再進場,其實不一定對,這從股市通膨、個股位階、投資策略已經告訴你,單看指數做判斷是有盲點的。追高投資當然危險,但一直空手不投資其實更危險,賺不到錢是一定的,而且通膨每年3%5%在一直吃掉你的購買力,這才是最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