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近5年新生兒人數逐年降低,連續4年「生不如死」。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文昌表示,面對少子女化,政府不斷加碼,透過經濟誘因來鼓勵生育,明顯成效不彰,建議應從教育面著手將婚姻與生育納入規劃、積極鼓勵男性投入家務及育兒、鼓勵生育應考量兒童權益與婦女健康。
台灣近5年新生兒人數逐年降低,從2018年18萬1601人、2019年17萬7767人、2020年16萬5249人、2021年15萬3820人,2022年13萬8986人,到2023年新生兒只剩13萬5571人,相較於2023年全年死亡人數20萬5368人,
建構生育、婚姻、戀愛環環相扣的人生藍圖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鄭雁馨副研究員,透過數據與生育指標指出,台灣低生育率的關鍵並非來自「不生」,而是因為「不婚」。未婚人口持續上升,低生育率的背後,與東亞的家庭和婚育文化密切相關。
張文昌表示,年輕族群不願踏入婚姻,社會變遷及觀念轉變是重要因素,當女性教育程度及就業機會提升,一方面自主性變高,結婚不再是必要選項,另一方面對配偶的條件和對家庭生活期望升高,在寧缺勿濫的考量下,不自覺地就拖過了適婚年齡。有些人就算進入婚姻或找到固定伴侶,也常因為缺乏親密關係經營技巧、對婚姻生活不切實際的期待,因而輕易中斷關係,陷入重複的輪迴,終至放棄尋找合適伴侶,成為被動單身與獨居者。
面對少子女化,政府不斷加碼,透過經濟誘因來鼓勵生育,明顯成效不彰,專家建議應從3方面著手改善困境:
一、由教育面著手,把「婚姻」「生育」納入規劃
張文昌指出,當政府的生育政策只有採取撒幣的經濟誘因,反而可能帶來相對的功利主義,讓年輕世代缺乏對生命的「責任感」及強化「個人主義」的觀念。目前學校教育只強調知識學習,生養小孩是人生中很重大的決定,需要在教育成長過程把生命傳承、生養子女、家庭教育當作人生重要資產與使命來進行規劃與學習。
二、積極鼓勵男性投入家務及育兒
根據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的統計,男性申請育嬰留停比例逐年攀升,109年至111年,比例依序為18.56%、19.99%、25.49%,仍有成長空間。2016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發現,台灣婦女平均負擔近80%的家務,多數人白天在職場奔波,回家後,「第二輪班」才正要開始。已婚婦女平均每天要花上6.2個小時處理將近8成的家務。已婚男性則大約負擔22%的整體家務。研究顯示,更平等的家務分工,特別是分攤育兒工作,能提升高教育女性生第二胎的意願。
三、鼓勵生育應考量兒童權益與婦女健康
張文昌表示,依據國內外對生育行為的分析研究,可知解決少子化問題不宜單只從經濟層面去思考,必須擴及社會與教育等層面。近年來,政府為提昇生育率無所不用其極,包括補助人工生殖、凍卵,甚而評估修法開放代理孕母與單身人工生殖,卻輕忽貿然開放對社會帶來的衝擊。代理孕母涉及對弱勢婦女的剝削與子宮工具化,單身人工生殖則涉及違反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知其父母並受父母照顧的權利。呼籲政府鼓勵生育同時應考量兒童權益與婦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