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講師這些年來,我碰到很多同學帶著煩惱來找我聊聊,其中又以和職涯相關的最多。
比方說,曾有個牙醫師告訴我,他的手在執業初期受傷了,也因此他被迫休息了幾年。現在好不容易可以回歸崗位了,他卻一點興奮不起來,反而整天都在擔心:自己的技術會不會已經追不上別人?
又或者,有個上班族告訴我,他對目前的薪水不甚滿意,覺得在半導體產業當工程師的薪資福利好多了,於是快30歲的他決定重考大學,希望取得相關學位,然後轉換跑道去當半導體工程師。
我聽過的問題五花八門,它們表面上雖然毫無關連,但我抽絲剝繭之後卻發現,這些問題背後,大多都藏著對職涯「輸在起跑點或進度落後」的焦慮。
因為人性天生就熱愛比較,所以這樣的焦慮確實難免。不過困在這樣的心態中,對我們並沒有任何助益啊!甚至,還可能讓我們更裹足不前。
也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想提供四個消除這類焦慮的建議。如果你曾有類似的煩惱,希望這些建議能讓你舒心一點,也空出腦袋,找到真正能改善狀況的方法!
建議一:學會辨識「沉沒成本」,並且忽視它
很多人常把人生想作「百米賽跑」,而且絕對不能「輸在起跑點」,否則後續再怎麼努力也追不上別人。但其實,人生並不是百米賽跑,而且人生中有很多事情,也無法重新再來。
我們在很多文章都提過所謂「沉沒成本」的概念。從沉沒成本的角度來看,很多事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我們花再多時間來思考和懊悔,都無法帶來任何改變,反而只會消耗正視問題的精力與能量。所以,我們要學會辨識人生中哪些事無法被改變,而哪些事還來得及改變。
當然,面對無法重新來過的事,人難免會懊悔,但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有所進步,這時真正該做的其實是提振精神,把那些還來得及改變的事情做好!這並不容易,但卻是邁向成熟大人的過程中,一定要練習做到的事情。
建議二:開拓專屬於你的人生道路
有不少人發現自己落後別人時,會直覺地想「回到人生出錯的地方重新開始」。但人生並不像機械化的遊戲,走錯時只要趕快回頭重走就好,在每一個時空裡,變數都非常多。這變數可能來自外在環境,也可能來自我們自己。
以30歲想重考大學的這位夥伴為例,他決定重考之後,有沒有可能沒考上呢?或者他非常努力考上,也念到畢業了,卻發現自己對於半導體產業壓根兒沒興趣?又或者,他考上了、念到畢業了,卻因為到時已經30幾歲了,沒有半導體公司想雇用和應屆畢業生一樣沒有實務經驗、肝卻已經不再新鮮的他?
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誰也無法確定,屆時才後悔自己過去的決定,其實也為時已晚。所以,與其想著如何回到過去修正錯誤、重走一遍「自己以為」會順利的路,我會建議各位往前看,多想想「現在能做什麼」,讓自己越來越進步。不要成天跟別人比,卻忘了我們自己也有機會運用既有資源,走出獨一無二的人生道路!
建議三:打造自己的「獨門組合技」
美國知名漫畫「呆伯特」(Dilbert)的作者史考特·亞當斯(Scott Adams)曾說過一席話,大意是:一個人要成為特定領域排名前10%的人才非常困難,但是,你可以努力成為兩個或更多領域的前25%,並把這些才能組合在一起,這樣一來,你就有機會成為這個綜合領域最強的人!
他的主張恰巧和我的職涯不謀而合。舉例來說,論專案管理我絕對不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論職涯規劃我也絕對不是最頂尖的,可是透過結合自己在這兩個領域的才能,我開始撰寫台灣少見、「以專案管理為核心思維」的職涯規劃文章,也藉此開啟了講師與顧問之路。
所以呀,碰到進退兩難的職涯難題時,不妨把它看成一個老天爺要我們去開拓另外兩、三個技能的徵兆吧!把握住眼前的機會,把這些技能變成一個「組合技」,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是某個新領域的冠軍喔!
建議四:盡量選擇「綜合型工作」
前面有提到,在人生中,「輸在起跑點」並不代表我們會一路落後。但在一個狀況中,「別輸在起跑點」這句話是成立的,那就是當我們從事的是「純技藝型」的工作,比方說傳統工匠、樂器演奏家、運動選手等職務時。
在這類工作中,十年的功底和一年的功夫相比,必定高下立判。因為前者有「時間」作為累積實力的後盾,所以後者往往很難迎頭趕上。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工作已不是「純技藝型」了,而是看重職務本身專業,加上理解力、溝通力等多重能力的「綜合型」工作。這類工作的成敗,通常和自身的天賦、熱情和專注度有關,投入的時間長短反而沒那麼重要。所以,如果選擇這類工作,你又何必因為自己比別人少了幾年經驗而耿耿於懷呢?
以上,就是我針對「職涯輸在起跑點或進度落後」的焦慮,想提供的四點建議,希望對各位有些助益。如果你也正為此煩惱,接下來不妨就依據建議,來擬訂新的職涯策略吧!
大人學
由兩位管理顧問:姚詩豪(Bryan)與張國洋(Joe)所創立的學習平台。意指「成為大人的學問」,分享職涯發展、人際關係、溝通技巧以及經營管理等文章與課程,期望以理性思考,彌補教育的斷層,讓更多人邁向成熟大人之路!
原文連結:《輸在起跑點怎麼辦?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在專屬於你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