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詐騙事件頻傳,政府與民間無不積極宣導反詐騙,期望遏止詐騙事件發生,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以下簡稱聯徵中心)自然也是不遺餘力。
小心保管證件!
金融機構常見的金融詐騙事件有四種方式:第一是持假證件假冒他人偽冒開戶、第二是持假支票去銀行意圖兌現的詐騙、第三是持遺失或偽冒信用卡進行盜刷、第四是小額信貸詐騙,其中又以偽冒開戶為最大宗。為避免自己不小心被冒用身分開戶,聯徵中心業務部李秀鳳經理提供幾個預防方法,包括保管好自己的證件,萬一遺失時盡快換發身分證,有被偽冒開戶的疑慮時盡快報警。還有,千萬別任意提供個資給其他人,且不隨意瀏覽可疑網站和開啟不明郵件,並謹慎下載手機APP。
打擊詐騙的武器:警示帳戶!
「警示帳戶」是法院、檢察署及司法警察機關遏制詐騙的方式之一,由警方通知銀行,指定將某個帳戶列為警示帳戶,而在警方與銀行彼此互相聯繫的過程中,聯徵中心扮演資料交換的處理工作。雖然聯徵中心並非警示帳戶機制的主導單位,不論通報或解除警示通報,都必須由警方執行,但聯徵中心作為資料傳遞的角色,可以說至關重要。
舉例來說,有位民眾甲,將錢匯至民眾乙的帳戶,當發現受騙後至警局報案,警察機關會立刻將乙帳戶在聯徵中心通報系統上通報為警示帳戶,並且先以傳真通知該帳戶的銀行,而該銀行也會將該帳戶在通報系統上通報為警示帳戶,至於乙帳戶所有人的其他帳戶,將一併設為衍生管制帳戶。乙帳戶成為警示帳戶後,將暫停全部交易功能,衍生管制帳戶則會暫停所有電子化交易功能,但仍可臨櫃存款及取款。如果要解除警示帳戶,必須要等司法機關調查審理並判決後,才能解除警示帳戶,或是自通報日起揭露2年,2年一到即解除警示帳戶。
警察機關、聯徵中心、銀行共同打擊詐騙
警示帳戶機制,主要是為了能在第一時間阻止金流,透過銀行、警察機關、聯徵中心三方聯手,提高金流移轉的困難度。李秀鳳經理再次提醒,千萬不要將銀行帳號、存摺、帳戶密碼或印章等交給他人,以免成為人頭戶,並且小心網路購物的三方詐騙,是保護自己避免成為警示帳戶的最佳方式。另外聯徵中心也於官網的「影音平台」專區建立內政部防詐宣導影片的連結,歡迎大家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