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40歲張先生與一群熱愛潛水的朋友前一陣子揪團參加綠島潛水活動,由於行程匆忙,從水中上浮時速度太快,在上岸之後不久就出現頭痛、倦怠、關節痛和皮膚紅疹及發癢等症狀,以為可能是趕行程太勞累而導致身體不舒服。回家後就診,經檢查發現是得了「潛水夫病」。
潛水夫病這樣產生 嚴重恐致死亡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部黃贊文部長表示,「潛水夫病」又稱為減壓症,發生原因是因為在深度潛水時,呼吸所用氣瓶裡的氣體會隨著壓力上升溶解在血漿裡面,若是上浮時速度太快造成減壓時間不足,氣體溶解度下降後會釋出大量氮氣氣泡,這些氣泡如果來不及經由呼吸從肺部排出會阻塞在身體各處微血管,此時就會出現四肢肌肉關節痠痛、皮膚搔癢及紅疹、倦怠、頭痛與頭暈等症狀。
嚴重者可能還會出現肢體癱瘓或麻木無力、視力模糊、呼吸困難、胸悶、胸痛、休克甚至死亡,有些輕微減壓症若不接受治療,可能導致慢性減壓症,包含股骨頭壞死、中樞神經退化及記憶力衰退等問題。
高壓氧治療應用廣 專業評估避免副作用
高壓氧中心李祥安主任說,高壓氧治療「潛水夫病」是讓病人進入高壓氧艙內呼吸純氧,艙內壓力會加壓到2.5-3大氣壓,藉由提高壓力將阻塞在血管的氣泡重新溶回血漿裡,再經由緩慢減壓過程讓氣泡慢慢地從肺部呼出。由於治療過程中有氧氣大量溶解在血漿裡,所以可讓受傷的組織獲得充分氧氣進行修復。
李祥安主任指出,高壓氧治療一開始是美國海軍用來治療潛水人員常見的減壓病,後來陸續應用到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骨髓炎、腔室症候群、困難癒合的傷口、突發性聽力損失和慢性疲勞等。雖然高壓氧治療看起來好處多,但一樣有可能的副作用及風險,最主要風險為氣壓傷,最常見於中耳及耳膜,這部分可由護理師衛教平衡耳內壓力來避免;其次,若是有未被治療中的氣胸,對高壓氧治療來說是絕對禁忌症。
潛水後24小時內別搭機 出現異狀快就醫
近年來潛水活動越來越受歡迎,從事休閒潛水並考取證照的人也越來越多。李祥安主任提醒,潛水結束後24小時內盡量不要搭乘飛機,因為飛機升空視同持續減壓,有可能導致尚未完全排出的氣泡造成減壓症。若潛水完畢後有類似上述症狀,可盡速至就近的高壓氧治療中心求助,以免發生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