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勞動部4日研商我國勞工最低工資審議的結果出爐,月薪、時薪雙漲,全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對此表示,月薪漲幅超過預期,恐引發企業削減人力或調漲商品價格因應,造成另一波物價通膨,對某些承受力較低的企業造成一定衝擊。
此外,缺工問題已造成服務業經營更加困難,希望政府能盡速召開會議解決服務業缺工問題。
最低工資審議會議召開後,勞動部拍板確認月薪調漲1120元,達到28590元,漲幅4.08%;時薪調漲7元,達到190元,至今年止,已連續9年調漲。
許舒博表示,台灣目前經濟發展環境看似穩定,尤其遇上民生物資通膨的時刻,適度調升最低工資確實有助於改善邊際勞工的生活,但絕非是能解決低薪的有效方法。
台灣GDP成長,多受惠於資通訊及光電產業 AI 需求浪潮,近年出口淨值不斷提升,但與一些較不具市場競爭力的傳統產業相比卻是兩樣情。
而最低工資過大的調幅可能會對部分較弱的傳統產業而言,是雪上加霜,且過度調整可能引發企業削減人力或提升商品服務價格,影響物價轉嫁效應,造成另一波物價通膨,反倒是對弱勢的邊際勞工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不可不甚,何況對不適用最低工資的勞工,更是直接感受到購買力下降與支配所得減少。
許舒博指出,提高最低工資對於改善勞工生活非常重要,但也需考量企業的支付能力,本次調整幅度原本期望控制在3%以內,今天會議既然已經決定調整幅度,希望政府對中小微型企業提出具體有效的配套措施,可以讓那些較不具競爭力的弱勢企業,減低運營上的衝擊外,也降低對民生經濟通膨的影響。
許舒博也再次呼籲,服務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台灣服務業所創造產值已超過13兆7,509.12億元,占GDP已超過六成,顯示服務業仍是我國經濟生產的主要來源。
但疫情結束以來,缺工問題嚴重影響了服務品質和產業發展;商總規劃在下個月邀請勞動部及政府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共同召開解決缺工議題會議,以解決產業人力短缺的困境,進一步促進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