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我們的心為了保護自己,會在「潛意識」這塊領域裡卯足全力拚命到你難以想像的地步。
宛如保護我們的身體、避免外界異物入侵的白血球。
潛意識用盡全力運作,想保衛你的心。
這些為了保護你而開始活動的成員們,就像是你的「內心防衛隊」。
在臨床上,有時我會透過心理諮商來找出個案的內心防衛隊,而且我常覺得,這群「內心防衛隊」就像雖然笨拙,但很努力想保護個案的「溫柔騎士」。
因此在《遇見內心的騎士》這本書中,就讓我們親暱地稱這支內心防衛隊為「騎士」吧。
人人心中都有一支內心防衛隊
騎士大多是潛意識的一部分。
各位可以把潛意識理解為「自己還無法意識到或察覺」的部分。而無論有沒有辦法意識到,也不管是怎樣的人,每個人都有一支內心防衛隊(騎士),目的就在於保護自己。
你心裡必然有騎士的存在。
這支內心防衛隊無時無刻不在拚命想保護你。
這與你的意願無關,他們就是隨時準備為你挺身而出。
由於這項活動發生在自己無法察覺的「潛意識」,所以我們必須練習去意識它,才有辦法發現(方法會在《遇見內心的騎士》第3章進行說明)。
內心防衛隊的目標只有一個。
那就是「別讓你再受更多傷害」。
不過這些騎士們非常笨拙,明明非常想保護你,卻往往不小心做出極端的行為。那些行為有時會變成問題,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換句話說,騎士一邊帶著「這麼做對你有好處」的想法,一邊太努力地想保護你的心,結果反而弄巧成拙。
換言之,那些發生在人際關係、個性、工作、金錢、愛情、家人、伴侶關係……的糾葛,其實都源自於明明很笨拙卻仍拚盡全力的騎士。
許多人面臨的各種問題,絕大多數都是由於騎士守護內心的功能──「防衛反應」所引起的。
尤其是以相同模式反覆發生的問題,或是煩惱很久的問題,絕大多數都與內心的防衛反應有很強的關連。
「無法整理」背後的理由 當思緒變得清晰,不安反而更強烈
把房間整理乾淨之後,腦袋也會變得清爽對吧?一旦知道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心情也會跟著舒暢起來。藉由整理,能讓思緒變得更清晰,人生也更順遂……
大家應該都看過這種類型的居家收納書。
更重要的是,「必須打掃」「要趕快整理」「非做不可」的煩躁感也會全部消失。
然而打掃乾淨後,平常壓抑的不安或焦躁才會隨之湧現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對工作、健康、對人際關係⋯⋯的不安,會隨著逐漸清晰的思緒,變得更容易感受到。
也就是說,亂七八糟的房間會讓思緒和心情都處於混亂的狀態,並帶來「多虧這種混亂的狀態,我可以不用感覺到不安和焦躁」的好處。
覺得待在沒那麼整齊的房間裡比較安心的人,非常有可能是利用待在雜亂的環境,來掩蓋焦慮這種令人不快的情緒。
房間亂糟糟的,確實會讓人覺得煩悶;可是感受到不安或焦躁更不舒服,所以才透過凌亂的房間來壓制更討厭的情緒或感覺。
聰明的騎士會覺得,與其被不安籠罩,不如藉由「不整理房間」故意讓你感受到輕微的混亂,這都是因為他想保護你。
「無法整理」背後的理由 覺得自由被剝奪了
各位可能仍然無法理解我在說什麼,所以這裡再舉一個例子。
在了解無法整理或不想整理的個案所擁有的親子關係後,往往會發現:這些個案的父母其中一方(或雙方)對整潔的要求很高,在成長過程中經常被罵「還不趕快去整理」的人不在少數。
此外,他們與父母之間多半存在許多隔閡,隱忍了很多事。
整理→在父母的支配下乖乖聽話→自己的感受與心情被扭曲→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
許多個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即使個案現在已經另外組成自己的家庭,父母也不和自己同住,或者父母已經去世,仍然會有這種感覺。
只要他們還對父母懷有強烈的不滿,就會自動和潛意識產生連結:
整理=屈從於父母,並讓人生的自由被剝奪。
個案不想接受這件事,於是內心產生反彈。換句話說,出於對父母的反抗及敵意,讓他們下意識抗拒整理。
雖然理智上很清楚,把房間整理得乾淨清爽會比較舒服;可是一旦動手整理,那種彷彿被父母控制的感覺又會(在自己無法察覺的潛意識領域中)湧現。
所以騎士會阻止你動手,讓你覺得「與其要感受到那種不快,不如別整理」。
沒錯,不要整理反而比較好。
為了不讓你想起親子關係裡的傷痕,為了不刺激你,為了避免你觸碰到被父母支配的悲傷或憤怒,騎士會引導你,刻意使你沒辦法整理。
不整理,成了讓你不至於回憶傷痛,保護你免於受傷的手段。
因此,即使是那些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覺得早點解決比較好的問題(例如無法整理房間),當我們深入內心時,就會意識到一項事實,那就是「最好不要解決這些問題」。
這是騎士在內心運作所導致的結果。他們藉由故意不讓你解決問題,來達到保護你的目的。
本文來源:《遇見內心的騎士──所有煩惱都是「另一個我」所引發,只有我能拯救我自己》,究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