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社交媒體平台是否會繼續保留你的資料,使你能夠繼續影響未來的世代?葬儀社是否會將一盒包裝精美、可能有銘刻字樣的2TB 硬碟交給親屬,並說,這是你所愛的人?擁有你聲音的聊天機器人是否會在你自己的追悼會上迎接哀悼者?刻在你墓碑上的QR 碼是否提供登入完整檔案庫,或僅有其中部分權限?你的浮空投影是否會出現在實體墓地的小徑上迎接訪客,或在你生前喜歡參加的特殊場合被推出來,例如你孩子的婚禮?
未來的葬禮 你會變成虛擬紀念品嗎?
亞馬遜的機器學習技術是否可以讓你用自己的聲音為孫子孫女讀睡前故事?一台啟用Alexa 的智慧揚聲器是否會取代或伴隨你的照片,成為未來家庭神壇的一部分,使你在有人需要時主動或被動地作為家族長老出現,當他們不需要時退回背景中,為生者讓出空間,並且可能繼續學習,獨立於他人的刻意輸入?人工智慧是否將使你能夠展現同理和情感,喚起信任,並在你原來的身體消失後繼續成為某人的祖父母或朋友?
數位科技能讓我們死後繼續陪伴家人嗎?
另一方面,如果你對自己的數位替身死後繼續存在的想法感到極度不適,你能做些什麼來對此做出改變呢?專注於數位與死亡領域的英國法律學者艾迪娜.哈賓雅博士建議,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不得把我作成機器人」令狀,應可成為未來遺囑的一部分,但我們目前還沒有走到這一步。按照目前大多數全球法域的現狀,幾乎沒有什麼能阻止你的親人或陌生人在你去世後取得你的資料並隨意使用:浮空投影、虛擬實境模擬、語音克隆、說書人、聊天機器人、機器人,不一而足。
你的數位分身會出現在家人的紀念場合嗎?
但另一個問題是,你的資料會持續存在嗎?儘管你可能聽說過,線上並非永恆,當你的資料開始影響到某人的利潤時,很可能就會被刪除。如果沒有人認為你存在的記錄重要到值得被歷史記住,或許最終你曾在地球上生活的大部分證據將在資料清理中消失。也許是場意外,在資料遷移的過程中發生,或者存放硬碟與USB 隨身碟的房子發生火災。又或許,你生前嚴格的資料安全措施將確保沒有人能取得足夠的原始資料將你變成一個聊天機器人。那麼你將只是一個數位鬼魂,由無實體而脫離脈絡的資料所構成的幽靈,無法發聲也無從辨識。
死亡後的數位形象 你有可能變成「機器人」嗎?
上述關於死亡和消殞可能性的討論是否讓你覺得很不舒服?這不怪你。通常並不是死亡本身讓我們煩擾,我們透過新聞和娛樂消費了如此多的死亡,以至於它幾乎很難被認為一個禁忌話題。真正讓我們感到禁忌的是那些讓我們想到自己死亡的事情。當我們思考自身的死亡時,困擾我們的部分原因是普遍對消失的恐懼:意識的閃爍,身體的解離。從存有到非存有的突然轉變既可怕又難以掌握。此外,我們生命中某些最痛苦的經驗就是被無視。從嬰兒期開始,我們這些社會性生物就發現被遺忘、無足輕重、無法自主或失去影響力,都是存在的威脅。即使我們明白這些事情在我們死後都將不再重要,接受我們最終的不可見或無關緊要仍需要一些情感上的重訓。
你的網路痕跡能永久保留嗎?還是隨時消失?
因此,數位存續的幻想對我們來說可能很有吸引力。仔細規劃自己的數位來生可能會減輕一些死亡焦慮。但如果你的視角一直是要發展烏托邦式的數位不朽來自我安慰,你現在已經讀到了一些注意事項。也許這些警告讓你感到不安,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的焦慮幾乎總是由我們無法控制的情況引起的,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無法預測會發生什麼事,而且有一定的機率會是不太愉快的事。無論在談死亡還是網際網路,這些條件都是成立的。
規劃數位來生 真能減輕對死亡的焦慮嗎?
你儘管可以規劃數位來生,但你永遠不會得到你以為你有的控制權。你會持續存在還是消失,如何被記得、由誰記得,以及你在未來人們的心目中、腦海裡和螢幕上如何活下去,主要的決定因素是其他人,而非你自己。但是,除了螢幕以外,也許這與以往的情況並無太大的不同。無論你成為死後意見領袖還是數位幽靈,一旦你對世界產生了影響,一旦你被寫入生命之書,你就無法被完全抹除,即使網路資訊消失了也一樣。僅僅因為你曾在此處,無論持續多久,以多巨大或渺小的方式,你都已改變了無數人的生命軌跡。你非常可能擁有一段數位來生,會讓這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真實。
本文來源:《 網路心理學家獻給AI時代的人生指南》,貓頭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