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提供個人實際配置的參考,電子股會配置三成,食品股一成,電信股一成,生技股配置一成,再來四成資金會配置在冷門股,只買非權值股,避免市場大資金下殺影響
說到投資股市的配置,大家只知道要配置股票及其他商品,主流就是股六債四的配置,錢再多一點,就保留一些現金隨時等待加碼,大約10-20%不等。
但其實很少人提到,上市櫃股票合計就1,800檔,股性也大不相同,有外資持股比例高的,內部人買很多的,大戶長期持有死不賣,而不同產業也有不同特性,好比傳產股要看產業景氣變化,電子股、金融股要看週期還有利率變化...
所以這次我想來討論股市的資產配置。
先不提股債比重或現金部位,甚至是一些更高風險的商品,這邊就是單純聚焦在股市配置的探討。
首先要知道的是,台股目前的產業比重,根據證交所統計,前五大分別是半導體44.42%、金融保險10.87%、電腦周邊6.35%、其他電子5.29%、通信網路3.5%,前五大合計就是70.43%,電金股的走勢都一樣,而七成,其餘產業佔比約三成,換句話來說,想投資台股跟著大盤走,手上沒有電子股是不行的。但反過來思考,如果你不行受到電子股還有外資干擾,那麼投資千萬不要買到這種類型的股票,也就是配置台股另外三成的產業裡面。
回頭再看到台灣最大最老的市值型ETF,0050績效不只跟著跟大盤走,甚至漲幅還經常超過大盤,這跟持股配置也有很大的關聯性,因為最大一檔持股就是台積電,目前佔比台股權值35%,0050最大持股是台積電,一口氣買到56.69%,而且還不停在加碼中,0050整體電金比重超過九成以上,所以大盤強,0050當然就明顯會跟著大盤走,甚至強過大盤,但大盤拉回或升息影響,也會跌到鼻青臉腫。
再來看看美國S&P 500的情況,前五大產業比重分別是資訊科技31.7%、金融保險12.9%、健康照護11.6%、非必需消費品10.1%、通訊服務8.9%,美股權值股相對台股顯然更加平衡,因為資訊科技包含半導體、電子還有網路業,前五大產業合計是75.2%,也難怪不少人投資美國ETF,相對來說是比較健康平衡,第三大是健康照護也屬於長照概念,在台灣就是生技相關。
投資該如何配置?
如果你也不想受到股市波動影響,那麼比較好的方式當然是調整配置比例,這樣就能持續參與股市行情,又能降低下殺的壓力。
首先是電子比例的拿捏,思考角度是願意承擔多少電子股的風險,當然這也會跟報酬率有所聯動,因為電子股上漲你就沒得賺,但電子股下殺時,就有機會發揮抗跌能力,因為台股七成資金下殺竄逃,就會流入一些非電族群。
以台股前二十大權值股來說,扣除電金族群,剩下的股票是中華電、統一、台塑化、長榮、台灣大,分族群比重來說,電信股是中華電、台灣大,統一則是台灣食品龍頭,航運老大是長榮,台塑四寶最大是台塑化。
再來是生技族群,以這個族群的權值排行來看,分別是藥華藥、合一、保瑞、順藥、美時、晟德、中天、台康生技、葡萄王、晶碩,細分族群來看,藥品相關的包含藥華藥、合一、保瑞、順藥、美時、中天、台康生技、晟德,保健食品相關的則是葡萄王,晶碩則是台灣最大的隱形眼鏡製造商。
所以如果以配置而言,電子股絕對是必要配置,要買大的,台積電當然沒問題,其他一堆都是電子股。
再來是平衡配置,如果扣掉景氣循環很重的航運、塑化股,那麼電信股、食品股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以電信股來說,台灣大隸屬富邦金集團,營運動能及成長性勢必也會高於官股中華電信,至於食品股就不用想太多了,就是統一。
接著是持股配置到非權值股,參考美國權重前三大是生技股,加上高齡化是全球大趨勢,肯定還是要配置一些,以族群性而言,新藥股就是瘋瘋癲癲,漲跌難以控制,因此如果要從配置穩定性來觀察,葡萄王、晶碩是比較牛皮一點。
這邊提供個人實際配置的參考,電子股會配置三成,食品股一成,電信股一成,生技股配置一成。
再來四成資金會配置在冷門股,只買非權值股,避免市場大資金下殺影響,包含網路資安股一成、餐飲股一成、不動產股一成,最後一成配置在「其他」,被分在其他類股,代表本身也不是一個大族群,證交所不會幫你分類,我會頃向配置在通路公司或貿易百貨,這種也是屬於民生必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