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據國際癌症協會推估(註1)肺癌是2018年全世界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死亡人數近180萬人。台灣過半肺癌患者不是吸煙族,而是空氣品質、烹飪油煙、遺傳因素等影響導致。如今肺癌治療日益多元,有人認為化療副作用多,已經落伍了,醫界卻不這麼認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指出,化學治療一直是在整個肺癌治療中的重要骨架,大部分腫瘤不管有無突變,化學治療都非常適合在不同的階段扮演毒殺腫瘤細胞的重要角色。
化療可作銜接治療 合併使用提高反應率
化療對不同癌症治療間的銜接很重要,近年的進展也讓副作用降低,劑型選擇也變得更多。如果在肺癌晚期,搭配免疫療法、標靶藥物合併治療,還能提高治療的反應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蕭世欣醫師說,免疫治療是針對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過程中,接觸腫瘤本身的武裝,活化免疫細胞直接地攻擊癌細胞。一般而言單打免疫療法效果比不上併用的效果,特別是如果併用了適當的化學藥物,可能可以產生加倍以上的效果。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李凱靈醫師則表示,腫瘤細胞依賴新生血管來提供養分跟氧氣,所以如果阻斷了它的營養來源,無疑就是讓腫瘤細胞無法繼續生長,也無法轉移,而抑制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是以腫瘤血管內皮細胞作為標靶,抑制血管新生。如果搭配化療,它更能夠使化療藥物到達腫瘤本身的目的地,提高效能,簡單來說就是藥物進得去,腫瘤出不來。
「維持療法」 控腫瘤治療不間斷
除了化療可以單獨或合併使用,化療還可以以維持療法方式進行,讓病患持續治療不中斷,不但副作用不高外,更延長腫瘤控制時間。周百謙主任表示,病患打了化學治療之後,其實免疫也會有所提升,最重要的就是它可能活化一些免疫療法無法喚醒的免疫系統。
周主任接著補充,醫界一直認為肺癌是未來要面對的社會健康問題,所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引入的重要檢查儀器,,包含內視鏡超音波,還有縱膈腔超音波,都能有助於腫瘤的診斷,分類,以及協助決定治療方向。同時,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並參與一些國際性重要臨床試驗,藉由新藥物的引入,提升肺癌治療成效。如同大家所了解,北醫在細胞療法也算是台灣的時代引領者,未來也非常歡迎所有有肺癌困擾的病患前來諮詢,找尋治療的最新方向。
肺癌化療新概念 把握優勢延長壽命
在科學進展下,肺癌的多重治療方式提供了治療新概念,藉由標靶治療,化學治療,以及血管新生抑制劑,透過多面向的協同治療,幫助病患治療時具備更多優勢,延長存活期並降低副作用,在這麼多肺癌治療武器的協助下,肺癌患者不要輕易放棄希望,勇敢積極治療,不只延長壽命,生活品質也可以很好。
註1: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3322/caac.21492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