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發燒,少不了得大掃除一番,但使用清潔劑時要小心,常常接觸恐使皮膚也受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皮膚科主任蕭子臨指出,當接觸刺激物質或過敏原時,部分民眾可能會出現接觸性皮膚炎,又分為刺激性以及過敏性,前者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至於過敏性則多發生於有特異體質者,想要有效預防接觸性皮膚炎,就是做好防護措施。
長時間接觸清潔劑 恐引起皮膚發炎
接觸性皮膚炎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疾病,其中以刺激性來說,就是因皮膚碰到刺激物質,導致破壞皮膚屏障保護功能,引起發炎,又分為像金屬、木材、灰塵等物理性刺激,以及包括水、清潔劑等化學性刺激;蕭子臨主任舉例,有時可能打掃時忘了稀釋漂白水,不小心碰到一下,或長時間頻繁接觸清潔劑,就可能引起皮膚發炎。
出現接觸性皮膚炎 急性發作恐起水泡
至於特異體質的人若碰到像戴到含鎳的手錶、飾品等,就會出現症狀,甚至貼痠痛藥布也可能引起發炎,這皆屬於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蕭子臨主任說明,包括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者或家庭主婦、廚師等常接觸刺激物質的人,都屬於高危險族群,症狀輕微者多為紅疹、脫屑,急性發作時則皮膚會紅腫、起小水泡,若為慢性發炎時則會泛癢,長期下來表皮會增厚變粗糙,冬天時可能會因裂開感到疼痛。
必要時就醫治療 透過外用類固醇助舒緩
要避免誘發接觸性皮膚炎,民眾不妨戴合適的手套,且除了長度要夠長,也應依照接觸物質選擇具防護力的手套;蕭子臨主任呼籲,平時也可多擦乳液,且不要洗太熱的水,避免皮膚更為乾燥,若不慎出現症狀,必要時應盡快就醫治療,醫師會依據病症給予外用類固醇,有效舒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