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1歲男性異位性皮膚炎已十年,使用皮膚科給予的類固醇藥物,一開始治療很有效,但約一個月後效果就變差了,尤其每次沐浴後就癢到受不了,到秋冬季節症狀更甚,且癢到睡不著,睡眠品質不好也影響工作,因此轉而求診中醫;經調理一個月後,皮膚發癢的頻率減低,生活品質也提高了。
異位性皮膚炎有4症狀 且易增加氣喘、過敏等疾病發生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陳奕任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盛行率約一至兩成,若父母其中一位有異位性皮膚炎,則小孩患有該症的機率為2~3倍、父母都有則上升至3~5倍。常見皮膚乾燥、紅腫、滲液以及角質化現象,而造成惡化因素為過度洗澡及不使用保濕、情緒緊張、暴露於溶劑及洗滌劑、高溫與乾燥環境;此外異位性皮膚炎也會增加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注意力較不集中等機率。
緩解皮膚癢 中西醫共治效果佳
西醫主要的治療方式為抗搔癢、外用類固醇及保濕劑使用、嚴重的話會考慮免疫抑制劑合併類固醇使用。陳奕任醫師指出,中醫診治則為血虛生風夾瘀,依患者體質調配用藥,將四物湯裡的熟地改生地,再加玄參、荊芥、防風等中藥調養,及擦拭適用異位性皮膚炎的乳液,使乾癢感減輕。
另外,曲池穴可改善皮膚乾燥及搔癢脫屑;屬於血虛的體質可加三陰交穴及血海穴改善症狀;屬於濕熱重的體質,可加陰陵泉穴及豐隆穴。
止癢抗發炎 日常分階段保養很重要
最後,陳奕任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患病期盡量保持心情平靜,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少食海魚蝦蟹、豆腐乳、酒,以利身體康復;緩解期則以調養身體使不復發為主,配合中醫調理與合適的保溼乳液,可以緩解好發頻率。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