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投信7日發出公告,元大S&P原油正2申請清算已取得核准,預計11月13日下市。其實從4月20日到8月21日,元大原油正2的股價就持續下跌,股價淨值甚至來到只有0.91元,在八月下旬就有傳出可能要下市,當時已有4萬名投資人,雖然外界傳出可能要下市,卻還有一堆投資人搶著去買,對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曾表示,「投資人的動機與心態需要深思。」
元大石油正2ETF在10月5日申請終止信託,7日已獲金管會核准,但這檔基金曾經規模高達388億元,淨值更是從上市的20元跌到剩0.79元,投資人投資元大石油正2血本無歸,究竟投資人犯了什麼錯誤?從這次事件中投資人該學會哪三件事?
元大石油正2ETF這檔基金金管會是在2016年時核准,是期貨信託基金,意思是這個ETF是在投機期貨的,但回歸期貨本來就不是投資商品,而是投機商品,法規上有明訂什麼樣投資人可以投資。
今年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聯盟未能達成減產協議,導致國際油價崩盤,與石油相關的ETF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而國內與油價連動高的原油正反向ETF也跟著劇烈波動,尤其槓桿型的元大S&P原油正2。
時間回推從2月初開始,受到國際原油價格小跌,投資人開始佈局元大S&P原油正2 ETF,當時淨值約12元左右,每日成交量都有10萬張以上,甚至融資張數每日就有增加2~3萬張,累積最高融資張數40萬張以上,沒想到這一波國際原油崩盤,讓不少投資人被迫斷頭。對此有分析師提到,由於先前投資人對於民生必需品原油相當感興趣,使得成交量龐大,但因為籌碼有限,因而產生非常大的溢價。
元大石油正2,虧損50%時,要賺100%,才能到原來價格,槓桿兩倍,造成賺回本金更困難。對此《唯泰談股事》的陳唯泰分析師在八月下旬就提到,這檔基金是追蹤西德州原油期貨,當初淨值來到0.91元時,如果要面臨不被下市的命運,勢必要讓原油價格來到每桶94美元才可,但以當時原油價格連50美元都不到,實在很難在短時間讓價格漲到94美元。
「如果我是投資人,公司聲明會讓我覺得悔不當初。」陳唯泰表示,對於投資人紛擾的下市爭議,當時元大投信提出三大聲明:一.基於基金的流動性風險,期信公司可以將基金資產交易<非>標的指數的成分期貨契約及投資有價證劵;二.投資人在投資期貨ETF之前,需判斷股價及競值溢價程度的合理性;三.在4月20日到8月20日股價下跌原因是ETF溢價收斂,非基金公司操作所致。
其實台灣ETF有明確分類,根據證交所分成三類:一.證劵信託ETF;二.境外ETF三.期貨ETF,而這次鬧得滿城風雨的ETF是期貨ETF中的槓桿型期貨EFT,這些期貨ETF在證交所網站都有列出,對此陳唯泰彙整出存在風險有六大期貨ETF交易風險:1期貨轉倉成本,2.歐美市場的時間差風險,3期貨或現貨價格可能有差距,4.期貨線或的正逆價差影響追蹤誤差,5.每日動態調整侵蝕獲利,6.正向倍數及反向倍數報酬率僅限於當日,其中第一項及第五項應該是造成ETF淨值持續下滑的問題。
根據元大原油正2操作策略,一旦虧損達50%時,要到有賺到100%,才能到原來價格;投資人要把錢拿出來投資原油ETF,就要認真研究清楚,陳唯泰表示,透過這次事件投資人該學會三件事:1.盡量避免投入每日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報酬的ETF(槓桿及反向型ETF);2長期投資者應選擇有配息機制的ETF;3.投資的商品及方法,以簡單好理解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