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美股指數都來到歷史高點了,也讓想要投資ETF的投資人有些擔心,相對之下,陸股指數則在相對低檔,反而是投資人可以留意的標的。目前在台灣掛牌的陸股原型ETF有13檔,再加上槓桿反向型共有12檔,可說是數量最為龐大的單一國家股市ETF。然而,各大指數主要成分股大不相同,投資人若隨便買,投資成果可是會差很大的。
過去一年來,中國二大股市表現大不相同。統計至10/14,深證成分指數近一年來漲幅高達39.9%,滬深300指數漲幅21.6%,上證綜合指數漲幅卻僅11.1%,另外,香港恆生指數跌幅6.3%,香港國企股跌幅5.5%。以上可以發現,深圳股市表現最優,其次是上證,港股則是逆勢下跌,表現最弱。
在台灣掛牌的幾檔中國ETF,也呈現完全相同的結果。若是投資與深圳股市相關的ETF,過去一年漲幅將近40%,若是選擇上證指數相關的ETF,漲幅縮小至8%到12%,足足少了三分之二。另外,若是選擇滬深300指數、或是MSCI A股指數,則可以居於中庸之道,報酬率約20%左右。
發行規模差異大,上證指數最受關愛
但以在台灣發行的陸股ETF規模來看,卻發現目前是上證指數相關ETF最受歡迎,規模可達20到50億元,其中以富邦上證180規模最大,有54.7億元。但與深圳指數相關ETF,規模則還不到20億元。另外,與自由中國指數、MSCI A股指數相關的ETF,目前規模都還不到15億元,尚未獲得投資人重視。值得提醒的是,有4檔ETF規模在5億元以下,投資人要注意規模太小的風險。
若以日成交值來看,目前在台股交易量最活絡的是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富邦上證正2(00633L)、國泰中國A50正2(00655L),由於二倍做多主要以期貨投資為主,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不過,從日成交量也可發現,投資人仍然以上證指數為主要交易對象。
陸股ETF近一年表現與規模
檢視相片
資料來源:Cmoney網站,統計至2020/10/14,規模至9月底。 註:有底色的表示,基金規模超過15億元。
追蹤主要持股,認清投資標的
不過,要當一個聰明的投資人,不能只憑著印象來選擇投資標的。事實上,從近幾年發展,上證、深圳股市差異拉大,而未來有更多重量級股票將在香港與中國二地掛牌,投資人應該要追蹤指數主要成分股,才能清楚掌握投資方向。
從以下幾檔陸股ETF持股內容,就可看到主要差異。上證指數主要權值股仍以金融、保險、酒類為主,包括貴州茅台、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而金融股並非目前主流股,股價表現較弱。而深圳股市因為有深圳經濟特區,有較多電子、科技產業在此掛牌,主要股票以立訊精密、海康威視、美的集團、比亞迪等為主。由於近一年中國全力推動電子產業成長,相關股票漲幅也較大。
MSCI A股與自由中國股票
另外,國際上幾個主要指數(如MSCI、富時等)也持續增加中國A股權重,MSCI A股指數未來將是外資投資中國的重要參考。但目前看來,這類指數與上證指數重疊性較高一些。
唯一一個個股差異較大的是中信中國50(00752),這檔ETF主要投資自由中國股票,也就是它並不投資中國A股,而是投資在美國或香港掛牌的中國股票,包括了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點評等重量級企業。雖然美國目前對中國企業赴美掛牌有些打壓,但中國企業也陸續回港雙掛牌,如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另外,還有一些企業未來將在香港與中國A股同時掛牌,如近期備受矚目的螞蟻集團。因此,這檔ETF涵蓋較多「新中國」概念,值得留意。
陸股ETF前五大持股
檢視相片
資料來源:證券交易所,統計至2020/9,整理:林奇芬
以上從各檔ETF的表現與持股,做了一個總整理,投資人應該更清楚每檔ETF的特色與差異。未來你如果想要投資中國ETF,可別再跟著群眾傻傻買,而是要問問自己,究竟想要投資什麼樣的中國股票。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歡迎加入林奇芬治富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