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共有200多萬的糖尿病患者,每年又以新增2萬5000例的速度增加,算是台灣的國民病之一,且據2019年公佈的「台灣第2型糖尿病年鑑」更指出,9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是最常見的遺傳性糖尿病型態,然而,多數的民眾不但不清楚自己屬於糖尿病高危險族群,更可能拖延至身體發生糖尿病的共病才就醫治療,錯失治療的黃金期。
糖尿病共病多! 血糖失控眼底恐漏水
台灣視網膜醫學會教育委員會主委暨新光醫院眼科鄭成國主任指出,糖尿病患者會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從頭到腳不同的併發症,像是神經病變、心血管疾病、腎病變等,最常出現的共病就是眼睛視網膜病變,其中對視力造成最大影響的就是黃斑部水腫,造成眼睛不正常發炎及血管新生因子增生,滲漏的水分累積在黃斑部,導致視力模糊的問題。
健保給付放寬 療效不佳者能申請轉換類固醇治療
鄭成國主任進一步指出,目前針對黃斑部水腫的患者,會透過施打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阻止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增生,但仍有部分的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患者,未能透過該抑制劑控制水腫的狀況,需使用類固醇治療。傳統的類固醇治療是將懸浮液注入眼睛內,其分解較快,半衰期較短,且懸浮液容易殘留在眼睛中,會使眼睛產生類似飛蚊症的症狀,目前有新型的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其緩慢釋放藥物的特性,可提供患者長達3至6個月的治療效果,且不會在眼內產生藥物殘留,更能穩定且有效控制黃斑部水腫的狀況。
小黃司機看攏無 靠長效類固醇拯救視力健康
鄭成國主任指出,曾有一名50多歲的計程車司機,因開車工作繁忙遲遲未做健康檢查,罹患糖尿病也不自知,直到視力出現變化,就醫確診為黃斑部水腫。對一名計程車司機來說,視力是他養家活口的工具,但黃斑部水腫使他視力模糊,常看不清道路上的交通號誌,因此必須暫停工作。所幸台灣視網膜醫學會長年爭取健保給付可轉換注射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該名司機在接受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治療後,黃斑水腫狀況獲得改善,且施打1次藥效可維持4至6個月,大幅提昇患者的治療順從性。
高危險族群應警覺 每年定期眼科檢查
鄭成國主任呼籲,許多患者對類固醇治療,擔心會對身體產生許多的副作用,而諱疾忌醫,這是不正確的觀念。正確使用藥物,配合醫師治療計畫,才能有效控制病況,並且減少副作用的影響。此外,如父母、兄弟姊妹有糖尿病史,自身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提高,應每年定期就醫檢查,如已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應隨時注意視力狀況,若有出現視力異常應即早就醫治療。台灣視網膜醫學會今年製作了一部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症狀及病因的衛教影片,如欲知詳請請上台灣視網膜醫學會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