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掌握台灣民眾在退休準備及財務需求的趨勢軌跡,瞭解國人是否已經妥善推劃退休生活,富邦投信今年第四次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針對不同世代在退休理財的態度規劃,進行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研究發現,民眾以政府退休金做為退休後主要收入來源的佔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他們預期需要約935萬元才能安心退休,顯示民眾越來越依賴政府的退休老年給付制度;另外投資標的顯示年輕人在高風險如股票的配置比重較低,但對投資ETF比例卻逐年增加來到17.5%,這也反映近年來國內ETF的投資風潮。
台灣2018年3月已進入高齡社會,預計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為了彌補政府或雇主提供的退休金給付不足,個人儲蓄與年金準備的重要性需逐漸提高,面對國人退休準備不足,除了閒錢不足之外,缺乏完善退休規劃與掌握多元理財工具有待加強。
臺灣在民間消費、國內投資及政府支出表現正向,加上第三季商品出口超越預期,主計總處將2020年經濟成長率由1.56%大幅調升至2.54%,並預測2021年上升至3.83%;其中人均GDP將首度升逾3萬美元。
世界銀行指出,現今依靠政府退休金難以滿足退休生活,建議退休金準備應轉以個人理財儲蓄為主,Thinking Ahead Institute的2020年全球退休金資產報告指出,全球7大退休基金資產配置達42兆美元,以資產配置以股票占大宗(45%),其次為債券(29%)。
台灣民眾退休規劃尚嫌不足,主要原因還是無多餘閒錢為未來開始進行投資理財規劃,不論是已退休或未退休族群,在退休財務的規劃及準備皆仍明顯不足。已退休族群平均已累積485萬元退休金(不含房地產價值),預期需600萬元才能安心退休;未退休族群平均已累積220萬元退休金(不含房地產價值),預期需935萬元才能安心退休。
政府退休金仍為多數國人退休後仰賴的主要收入來源,且呈增加趨勢,不論是已退休與未退休之國人,皆以「政府退休金」作為退休後主要的收入來源,且就業及薪資環境及保守投資心態,使比重呈增加趨勢。
國人主要投資理財工具以股票、共同基金及儲蓄險為主,有投資規劃的未退休族群主要理財工具為儲蓄險(49%)、股票(43.3%)及共同基金(31.6%);已退休族群為股票(59.7%)、儲蓄險(33.1%)及共同基金(28.2%),顯示國人理財工具不具多樣性且趨於保守。
吳中書表示,台灣年輕族群購買較高風險產品如股票的比例偏低,且未退休族群資產配置比例並未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投資風險,此結果與目標到期基金概念,健康的投資模式,年輕族群應增加高風險產品的投資配置比重,以累積退休基金。
對此吳中書提到,他高齡80幾歲母親至今仍舊對股市有著熱忱,喜歡跟朋友聊股市,而他自己年輕時就開始進場買了兩檔龍頭股,配股配息讓他很滿意,他認為可以買龍頭股,有錢就買當做退休被動收入來源,就他個人經驗來看,長期投資龍頭股比想像中的成效好。
未退休族群使用ETF投資理財比例呈逐年增加趨勢,自2017年的1.96%快速成長至2020年的17.5%;已退休族群使用ETF投資理財的比例雖於2020年略為下降,但與2017年的1.44%相比,近三年皆維持在10%以上。對此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表示,各年齡層皆偏好「股票型ETF」, ETF吸引投資原因原因因ETF長期績效佳、成本低及可分散投資風險、兼具基金與股票特色、透明度較高等;對ETF商品功能期待有:提供穩定報酬、固定參與領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