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準備進入退休生活的夫妻,先生已經65歲,太太63歲,兩個孩子都已經長大,大女兒35歲在大公司擔任會計人員,上班工作算是穩定,兒子則快要30歲,還在奮鬥自己的事業。
他們一直住在台北市,從年輕到現在就是沒日沒夜的工作,跟傳統的台灣家庭觀並沒什麼兩樣,好處就是搭在經濟起飛的年代,當初買自住房的時候,大約是500萬,老公寓3F,當時買就已經是屋齡有一段的房子,不是新屋,想說可以住著,如此而已,但現在又隔了20多年,大概市值1200~1300萬左右。
孩子讀大學的時候,先生的母親,也是住安養院,十年共計花了400萬,跟兄弟一起承擔,勉強撐了過去,直到先生的母親離世,生活才好過一些,不過主要存款還是等兩個孩子大學畢業才存的,這也是大多數中產階級的寫照,跟年輕人的想法有很大落差。(例如:40或35歲財務自由)其實許多父母都是等孩子學業完成才開始有辦法存錢,包含比較大額的投資。
在把孩子拉拔大的過程,別忘了還有更上一代的撫養問題,夾心餅乾族用來形容這一段,那是最貼切的,保險費、定時定額買點基金、養一台車的管理費停車費等等。
基本上日復一日就是等孩子長大,生活就是平凡中找樂趣,一轉眼就是50多歲,這時才可能做比較大的投資項目,(如果有硬逼自己存錢下來的話)例如買第二間房、買比較多的股票等。
前幾年他們在新竹買房,再過不久完工後要過去養老,但是問題來了,裝潢、家具等等,弄好後存款也見底,那往後還有房貸怎麼辦?雖然只貸了五成,房貸壓力並不算大。但勞保年金夫妻大約都是領一萬六還一萬七,這樣才32000元,夠用嗎?
於是問怎麼辦?他們目前想到兩個方法:
第一、把台北市房子賣掉變現,然後去買定存股:手上多了這麼多錢,一半放銀行,一半拿去買定存股,想說買一堆銀行股,應該很穩吧!收收股息就好了。
第二、把台北市房子賣掉變現,然後去買新竹的小坪數收租,這部份估計每月可以收租一萬多,不打算用房貸,反正小坪數也不好貸款。
退休真的是門課題,不能開玩笑的,先聊聊配息殖利率的問題,股票配息講了很多次了,公司「沒有一定要配你股息」,請牢牢記住這句話,千萬不要忘記,雖然坊間滿滿的雜誌、書籍、影音頻道都在跟你說定存股,或者只要買5%殖利率的股票,一千萬每年就可以賺50萬,安穩退休沒問題。這是不對的,非常危險的退休方式。
為什麼上述提到公司沒有一定要配你股息?
第一、公司去年賺錢,今年才會配息,今年如果獲利衰退,明年怎麼配?退休後難道兩三年後就上天堂嗎?很明顯不是,最好要做個再活10年的打算(75歲離開在這年代已經算少見),公司10年都會賺錢那你就買。
第二、公司可以動財務手腳:即便公司不怎麼賺錢,可以挖東牆補西牆,轉投資執行、跟銀行貸款借錢來發股息、資本支出先暫停或減少,隔年再增加等。
第三、即便賺到股息,你虧掉價差,退休生活不會快樂,遇到非常多讀者都講過一樣的話:「我買股票很簡單,不要理會就好,反正就是要賺股息,股價不要看,那心情就安定了。」
試問:當你68歲,看著手上200張兆豐金,連續下跌三天就好,都只有跌0.3元,這應該不算什麼大跌,這樣一張虧0.9,也就是900,200張就是18萬。確定心情沒有起伏嗎?說實在很難。
基於以上的關係,第一個選擇暫時不能做,又或者說「根本不要做」。至於第二個選擇,也要考慮一個大問題,你買新竹的房子畢竟也要看地段,不能當作是台北市幾乎隨意都能出租,假如一組房客離開,要找下組房客,這中間空了兩三個月是空租,投報率會很低。
更何況台北市現在公寓的租金介於25000~28000元不等,直接收租即可,不需要為了放一筆現金在身上,賺取安全感,所以就賣房變現。「那畢大,我真的覺得身上沒現金沒安全感,那怎麼辦?」
是的,老夫妻是這樣問著的。如果每個月勞保年金夫妻合計32000元,加上台北收租25000元,減掉月開銷45000元,這樣還餘12000元。(兒女都沒有給任何孝親費的前提下)那帳戶空空總是害怕,你可以暫時把房屋質押,也就是價值1200萬的房子,可以輕易去跟銀行貸款100萬放身上備用。
貸款流程還比賣屋簡單輕鬆,一週內就拿到錢,由於已經是60幾歲人了,銀行不大可能年限太長,不過10年應該是沒問題的,利率大約落在1.6%~2%。那借款100萬其實一年也沒多少利息,用一點點利息去換那份安心感,也沒什麼不對。
房子等10年後,如果真的還是需要用錢再賣即可,或者根本平安健康沒事,上天堂之後再留給兒女,相信這也是一份父母對子女的愛。
上述案例提供給讀者思考,每個人工作收入、原生家庭的家人是否健康、財務是否健全,這些都是大不相同,所以沒什麼標準答案,端看你要的是什麼而已。
原文出自<畢德毆夫>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