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有網友提到,有一筆6年儲蓄每年2.25%複利滾存,今年到期,在考慮要不要解約領出來買美金儲蓄;另外有網友苦惱說到,她的男友沒有金錢觀念,曾試過存豬公撲滿的方法,卻很快陣亡,每月都差點成月光族,因此想要男友買儲蓄險,希望透過每月定期扣款,順勢逼他錢把存下來,之後再慢慢多買幾張儲蓄險,她詢問網友們,「對金錢沒概念的人買儲蓄險強迫儲蓄好嗎」?就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存錢人生」PO文指出,如果儲蓄險已經繳滿期限,利率為2.5%,苦惱到底要不要解約,將這筆資金投入其他理財工具,上網詢問大家的建議,意外釣出有經驗的人回答。
以往理財小白、對投資股市、基金擔憂有風險的民眾,想存錢首要考量就是銀行定存,風險低相對也保本,在低利率時代,為求加快資金成長速度,許多人會選擇6年期儲蓄險,因為年限短,加上業務人員或理財專員總以「保本、保息」、「投資報酬率比定存高」、「身故還可領保險金」等論點,讓許多對投資茫然的民眾心動。
一名內行網友中肯分析不要將儲蓄險解約的三個理由,一.可當緊急預備金;二.好不容易繳完年限,正是要收割成果去等利滾利;三.2.5%再怎麼比也比定存高,儲蓄險放著不用擔心投資風險而減少,因為只要是投資一定有風險,除非自己決定好,就算投資有去無回,也可接受的心理再去解掉比較好。
台灣民眾最愛的儲蓄險,一年有近七千億元買儲蓄險,去年7月1日實施新制後,短年期、高報酬的儲蓄險幾乎已在市場上絕跡,因應新制新制中影響消費者最大的就是金管會調降保單的責任準備金利率,促使各壽險公司需提存的準備金提高,反映在消費者身上就是保費調漲,且保單條件變差,由於儲蓄險必須含有一定比例的責任準備金在死亡保障上,意謂著繳費6年期的儲蓄型保單,可能至少要8年,本金才能到位。
很多人對於「儲蓄險」一詞不甚瞭解,它只是泛稱,只要具有資產增值,又能在保單存續期間領回現金的保單都稱作儲蓄險,例如增額型或還本型壽險、利變型險種、年金險等保單都算是儲蓄險的一種;在定存利率走低的情況下,儲蓄險打著理財與保障兼顧,不少人會選擇以儲蓄險作為資產保值的工具。
儲蓄險很多行銷手法會強調銀行定存利率1.1%,儲蓄險預定利率2%、2.5%...,究竟利率代表著什麼?通常利率分為預定利率與宣告利率,預定利率就是簽訂保單當下雙方約定的利率,目前固定利率的保單,通常與定存利率相去不遠;至於宣告利率則是保險公司固定一段時間,例如在每月、或是每年公布公布的利率,利率會隨市場變動,當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是可以領到較多的錢,但也要留意可能有降息或利率下滑的狀況。
若儲蓄險提前解約,可能無法拿回所有本金,因此在購買儲蓄險之前,務必確認那筆錢是彈性,短期幾年之內不會用到的閒錢,而且身邊要保有半年薪資的一定流動資產來應付突發事變,以免急需用錢時解約損失本金。
提到儲蓄險的一些觀念後,那究竟買儲蓄險要抱持何種觀念,儲蓄險適合哪種人?蓄險只是一種理財工具,它確實比傳統壽險的保障少,保單回饋的內化報酬也只比定存多一點,符合一些不喜歡股票、基金有波動風險族群的理財需求。有網友分享幫未婚夫6年前幫男友買一張6年期的儲蓄險的經驗,每月繳2000多元,至今也存到一筆錢並陸續領回,於是她又買了3張共20萬元的儲蓄險,她分享一路跟另一半因為要繳儲蓄險的壓力,無形中養成存錢的習慣,本來是月光族到現在無形中也存了一些錢,她建議網友,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就去做,存錢的第一步是存得住錢,有了一筆錢後花錢行為會改變,就會越來越想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