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稅會讓個人財產剝層皮,例如每年的所得稅5~40%以及遺產稅10~20%。其實,還有一個稅,時時刻刻無聲無息在侵蝕我們的資產,那就是通貨膨脹!台灣自1994年之後,薪資成長率低於經濟成長率,甚至於薪資成長率長期出現負值!造成「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有漲!」的現象!所以,我們除了工作收入(薪水),還需要積極創造理財收入(錢滾錢),否則生活支出因為通膨而變高,每個人的財富就像下圖的財富水桶一樣,水位會下降啊(變窮)。
收入停滯(cash inflow)與支出通膨(cash outflow)會讓我們財富變窮(水桶水位降低),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增加收入(因為家庭支出省錢效果有限)。例如,從內勤工作轉換為業務同仁,自己打拼決定薪水金額,同時把積蓄轉入理財商品。若只是把剩餘內勤薪水放在存款,絕對不是理想的投資理財行為!筆者最愛講的口頭禪「隨便買個保單,都比定存來的好!」
理財是對抗通膨的好方法!但是談到理財,大家對股票是又愛又怕!當新冠疫情造成股市大跌的時候,或許有些人慶幸沒有買股票與基金,所以「沒有買賣,沒有傷害!」但是金融市場每隔3到5年,才發生一次金融風暴,你為了避免某一次大跌,而喪失了3到5年的賺錢機會,您認為值得嗎?就新冠疫情影響台股2020年而言,台股只花了半年時間,就收復失土。
雖然2020台灣股市先大跌30%,但是隨即各國政府紓困,資金水淹七軍,台股一路突破「萬四如意」上漲到萬七,漲幅108%。這個多頭走勢,讓有錢人財富翻倍!各國政府的紓困,讓有錢人更有錢!
但是上班族的收入呢?據主計總處統計,2020年1至10月全體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24萬元,年增只有1.5%。據證交所統計,2020年大漲2735.39點,漲幅達22.8%。平均每位股民賺83萬元,相當於多領20個月薪水喔!
除了台灣股市多頭,2020年台灣房市也同時飆升。在這一波股房市多頭中,沒有買股票、房子的人,都沒賺到!新冠疫情並沒有讓有錢人變窮,2020年全球富豪總財富較2019年大增5兆美元,達到13兆美元,億萬富翁人數也新增2,755人,較一年前增加660位,增加人數創新高。
目前,面臨到全球鋼鐵石油穀物價格上漲,通膨還要對不理財的人,再補上一刀!當金融市場多頭帶動房市及物價上揚時,每個月領到的薪水卻上漲有限,購買力其實是下降的。拒絕理財只靠勞力所得的人,老天爺會用物價上漲的通膨來修理他。天公從來不疼憨人!老天爺疼的人是有趨勢觀的人!
從今年以來,市場密切關注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走勢,尤其是2021.2.25公債利率來到1.5%!引發通膨疑慮,更是嚇壞全球股市。
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等於美國股票大盤的配股息率時,投資人情願購買美債,也不想購買股票,承擔股價下跌風險。畢竟持有美國公債到期,美國政府不會倒,一定拿得到本金。以最近數據來看,美國2021年4月核心CPI大增3%,創1981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如果美國施打疫苗進度順利,全國在7月4日國慶日開封,通膨情況可能更明顯,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有機會回到2%水準!通膨增溫的邏輯推理,可以藉由「貨幣公式:MV=PY」推論如下圖。
就成本推動來分析,台灣必須進口原物料,而國外原物料價格上漲都會帶動台灣國內物價上揚,造成輸入性通貨膨脹。果真,以新台幣計價的2020年4月進口物價指數上漲12%,牽動躉售物價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上漲,且漲幅加大至9.6%。果然,台灣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2020)同期上漲2.09%,為2018年2月以來最大漲幅! 如果全球需求復甦,加上台灣長年存在的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的五缺問題,造成實際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潛能,台灣會出現正向產出缺口(Output Gap),通膨應該蓄勢待發。今年(2021)央行第1季理監事會議上,已有理事未雨綢繆建議儘早進行通膨調查。
我們面臨蠢蠢欲動的通膨,積極理財才是王道,各種投資的六大趨勢分析如下。
1.債券殖利率上漲
①縮短債券持有年期(duration),降低債券組合的利率敏感度。
②股市面臨短期利空,落底之後,挑選高殖利率(>3%)的景氣循環股。過去經驗顯示,債券殖利率高於S&P500配息率時,大盤都會向下調整,但是12個月後,企業盈餘成長的價值型股票仍會維持上漲趨勢。
③利率上漲,對金融股是利多,尤其保險公司的利差損改善。
④美國FED會引導利率上漲,美債市價下跌,FED將來趁折價再回收,各國央行已經持續減持美債 (所以美國政府只好考慮增稅)。
⑤公司法人積極發行公司債,並且以固定利率鎖住資金成本。2020年台灣公司債發行爆天量逾8,518億元、創歷史新高。
2.保單選擇利變商品,搭上利率上漲的順風車
因為美元債券市場利率走高,台灣壽險業已經紛紛調升美元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
當美元與其他幣別,出現擴大的正利差(例如美-德利差),熱錢流入美元,逢低分批購買美元,未來有機會賺匯差,驗算如下表。
4.台幣若走貶→影響外資在台股獲利→留意外資離開
過去20年來經驗,台幣貶值趨勢會引發外資離境,隨之帶動台股下跌。台灣壽險業已經在2021年1月陸續出脫台股(約700億元),並換匯為美元、投資海外。
對新興國家而言,美元不是他們的國家貨幣,但為了吸引國際投資人,才發行美元計價公司債。因此,當美元升值時,新興市場企業會承受負債變大,財報惡化的苦果,外資撤離,造成匯率下跌。最近新興市場調高利率都是在支撐匯率、挽留外資。
6.台灣房市有三大隱憂
①房貸利率逐年緩升、②房地合一稅2.0、③2022、2024二次大選,但是因為自住需求撐盤,台灣房市近三年也不至於大漲大跌,預估多頭在2024年結束。
或許,有人擔心理財也會賠錢,萬一選到宏達電,持有3-5年,也是賠錢貨!其實,過去不代表未來!如果我們不專精選股,也可以考慮透過ETF0050或類全委的投資型保單啊!就可以分散選股的風險,千萬不要找藉口不學習理財!
擔心理財會賠錢,除了分散投資之外,還有一個妙招:長期投資5年或10年!根據JP Morgan研究驗算,投資美國S&P500指數持續5年,獲利可能是-3%到28%區間,而虧損程度-3%可以承受。
不管我們從事哪一個產業或者是在校修哪一個科系,「理財對抗通膨」都是每個家庭必修的學分。由於學校的老師也非理財專家,我們大都在踏入社會之後,才開始摸索理財商品。萬一運氣不佳,遇到不對時機、商品、理財顧問,虧損的痛苦經驗讓我們誤把理財當作洪水猛獸,甚至,被家人批評為不務正業、好高騖遠的心態。
根據美國新債券天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多次提醒,未來30-40年的通膨及利率走勢,可能逐年升高。我們一定自勉積極理財,對抗通膨怪獸!試想十年後,或許2030年時,如果台灣定存利率回到5%水準,而我們積極理財十年後,將本利和滾存到2,000萬元退休金,則每年5%利率會產生100萬元利息收入,相當於每月8萬元生活費,那將是多麼愜意的退休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