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黃立安報導】近期加密貨幣市場動盪不斷,其中中國政府更是採取強硬措施打壓加密貨幣。《彭博》今(26)日報導,對於中國打壓加密貨幣的行為,原因之一在於中國擔心虛擬貨幣的「挖礦」,引發現實中非法採礦的行為,進而破壞中國政府長期推動的環境排碳目標。
《彭博》報導指出,有位參與政府高層會議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認為加密貨幣的服務器用電量迅速飆升,產生出大量的電力以及煤炭需求,背後的關鍵因素之一為,某些煤礦商見煤炭需求上升,在未經官方批准的情況下,私自開採原先以廢棄的煤礦,引起高度的安全危害,導致今年發生多起礦災。報導指出,今年4月發生於新疆昌吉21人受困的煤礦事故,即為這種情況。
根據劍橋大學估計,截至2020年4月,中國佔全球約65%的比特幣開採。其中,其中新疆、四川、內蒙古分別佔據全網算力的35.76%、9.66%、8.06%,位居中國前三。
中國自2017年來,即禁止首次代幣發行(ICO),並限制中國境內的加密貨幣交易,關閉了許多交易所。近年來,中國打壓加密貨幣的動作頻繁,且勸阻加密貨幣挖礦。然而,該報導指出,中國部分偏遠地區因加密貨幣挖礦需求高,能夠帶來急需收入,因此加密貨幣開採業在這些偏遠地區更受歡迎。
報導提到,部分觀察人士對中國減碳承諾抱持懷疑,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認為,儘管短期內會拖累經濟,但仍會將氣候變遷的議題擺在首位。習近平在上個月的氣候峰會中表示,中國預計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其中措施為通過減少煤炭消費。
此外,根據《第一財經》報導,內蒙古發改委今日公布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措施,報導稱,大型礦場可能會面臨關閉,中國對加密貨幣的打壓,內蒙古的監管措施只是開始,未來新監管舉動,可能加劇加密貨幣的市場波動。
照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