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企業表現要看EPS,現在要改看ESG。」ESG分別代表環境(E)、社會(S)、與公司治理(G),是衡量企業永續性的指標,可說是近一年資本市場相當活躍的話題,看ESG指標比是否能賺錢更重要,因它不只象徵企業面對風險超前部署的韌性,甚至能在黑天鵝降臨前就瞭解企業經營的漏洞,藉此讓投資人避開地雷。
聯合國(UN)早在2005年提出ESG 的概念,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獲得關注,ESG 評分愈高的公司,受金融危機波及程度愈低,原因在於企業長期投資社會資產,得到投資人的信任,帶動公司的績效維持在一定水準。
因此,ESG成為許多企業新顯學,為發展永續金融,協助企業將資金投入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ESG)等層面,並配合主管機關推動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及資本市場藍圖2021-2023,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於109年10月6日公告並施行「可持續發展債券作業要點」,建立完備可持續發展債券市場制度。
中國信託銀行推動ESG榮獲國際肯定,去(2020)年發行臺灣首檔可持續發展債券(Sustainability Bond)日前獲認證機構出具確信報告,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今(17)日成為臺灣首家債券成功登錄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 ICMA)永續發展債券資料庫(Sustainable Bonds Database)的發行機構,完成臺灣發行機構在國際市場的創舉。
可持續發展債券係指發行人將所募得資金全部用於綠色投資計畫及社會效益投資計畫或其相關放款的融資工具。對此中國信託銀行表示,無論是去年發行的可持續發展債券或今年發行的社會責任債券,中國信託均領先同業取得資格認可,並獲得市場投資人熱烈認購迅速完成定價,顯示投資人不僅肯定中國信託銀行優良信評與ESG影響力,也認同透過投資永續發展債券,實踐環境保護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
此次,中國信託銀行發行的可持續發展債券登上ICMA永續發展債券平臺,不僅接軌國際,更進一步提升臺灣發行人在國際市場能見度。ICMA提供永續發展債券發行及揭露相關國際標準,為全球95%的發行機構所依循,且為主管機關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參考採用後,訂定永續發展債券作業要點。中國信託銀行此次通過國際認證,顯示投資計劃具備可信度和透明度,進一步為重視永續發展的投資人帶來信心,也在資本市場上邁出重要的里程碑。
執行中國信託銀行可持續發展債券認證的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國內發行機構發行永續發展債券除需符合主管機關規定外,建議於評估專案效益時,一併考量發行人ESG策略目標及聯合國SDGs,以利連結國際永續金融標準並進行ESG投資。中國信託本次通過ICMA審核即在符合上述標準下,以債券資金投入綠色及社會投資計畫,確實說明每一塊錢的資金投入,可產生多少度數的再生能源電力及相關社會實質效益,符合國際透明揭露標準,加上投資計劃書編製符合ICMA可持續發展債券指引,發行機構在執行永續投資時,可依據清楚的衡量指標。
中國信託銀行致力推動永續金融及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協助產業籌集資金投入永續發展的綠色投資項目及社會效益投資項目,積極促成去年可持續發展債券之發行,該債券所募得資金已全數投入再生能源及能源科技、社會經濟發展和權利保障。此外,中國信託於上(5)月發行臺灣第一檔社會責任債券(Social Bonds),展現中國信託銀行持續透過資本市場力挺綠能產業投資、促進社會效益與發展的理念,期盼未來持續藉由發揮金融機構影響力,支持實體產業並兼顧社會環境的永續發展,驅動一個正向循環的永續金融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