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依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長者的牙齒,有70.6 %部分缺牙;21%的長者覺得自己的牙齒(包括裝假牙者)功能狀況不好,63.2%的長者因為牙齒狀況、咀嚼或吞嚥的問題,而限制吃東西的種類。可見長輩隨著年齡增加,身體機能逐漸發生變化,加上部分採購、備餐不易及存在著錯誤飲食觀念,都可能導致長輩營養攝取不足,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為解決這些問題,國民健康署運用以人為本的照護思維,將營養專業知識轉化為創新服務設計,導入城市、偏鄉、原鄉等不同場域,提升營養健康。
以首家營養服務進駐的示範門市為例,從一進門顯而易見的營養專區,讓民眾透過簡易的營養問卷,了解自己飲食上的不均衡,並給予貼心營養攝取提醒,接著就可以依賣場所設計的動線及融入貨架的營養標示,找到建議補充食材。
優化偏鄉外送平台 隨時掌握長者飲食狀況
考量偏鄉人力資源不足,無人照顧長者餐食問題。國民健康署將簡易營養問卷提供給新北平溪十分托老中心,方便了解長者營養缺口,並結合時下流行的外送平台,優化其線上服務、營養評估及需求標籤等系統功能,讓這些偏鄉外送餐員也同時兼具關懷長者的角色,回報長者飲食狀況,讓共餐據點服務人員或未同住家人能追蹤掌握。
行動菜車改造 營養採購指南開進部落
然而,食材物資缺乏是原鄉部落常見的問題,國民健康署於阿里山山美文健站直接以族語和長輩一起盤點在地物產,並透過改造原鄉供應食材之重要管道「行動菜車」,導入色彩豐富又具辨識度之營養標示、連結在地食材,並教導菜車服務商有關營養的基本知識,除方便食材取得,亦期透過日常採購行為,讓原鄉居民體認營養與食材之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