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醫」在運動賽場上扮演要角,當選手受傷時,可以利用拔罐、放血和針灸治療,為許選手帶來「立即性」的效果,例如拔罐可以馬上放鬆因緊繃而疼痛的肌肉、放血能夠針對血腫或水腫的患部進行減壓,幫助傷勢恢復更快,如再搭配中藥調理身體,只要沒有觸犯運動禁藥,便可穩定或提升運動員的表現,高雄長庚醫院、也是2020東京奧運的隨隊中醫師郭純恩更提到,現在還會利用「雷射針灸」進行治療,適用範圍比傳統針灸更廣泛、效果更強,對於運動員來說是錦上添花。
郭純恩醫師表示,「雷射針灸」迄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了,原理是以「低能量雷射」應用在中醫穴位和筋絡上,或是搭配運動醫學的筋膜、動力練的概念。「雷射針灸」的能量不會超過10焦耳,通常醫美使用的雷射會超過100焦耳,具有破壞的能力,因此雷射針灸不會讓患者有熱感或麻電感,甚至相較傳統針灸不適合用於開放性傷口,或體內有植入物之處、人工關節,這些禁忌處,皆可透過雷射針灸克服,因此非常適合運用在運動員身上。
郭純恩接著說明,曾有研究指出,在專業足球員身上,腿後肌容易拉傷,當預先去做雷射針灸的治療,腿後肌拉傷的狀況確實減少,肌力的表現也會提升,雷射針灸確實可以降低肌肉發炎的狀況。此外也發現,當運動傷害產生時,會進行冷凍療法,是指選手在冰艙當中以低溫方式恢復損傷處,不過研究顯示冷凍療法的效果,沒有雷射針灸來的好。
中醫在運動賽事上,不只是比賽當下進行治療,在賽前、賽後,中醫師皆會與運動員充分溝通,選手們若想在比賽前自己掌握好身體,不需要太多介入,就會以練習或比賽後的恢復為主。但若是舊傷、或傷勢剛痊癒,比賽時恐有再度受傷的風險,中醫師將視狀況給予選手適合的治療,讓台灣的國手們在賽場上能以最佳狀態,盡情替台灣爭光。
呼吸道、腸胃、神經方面等疾患 都能治療
雷射針灸的應用相當廣泛,不只是幫助運動員,還能應用在多種疾病,例如上呼吸道的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呼吸系統方面的支氣管炎、結膜炎,以及眼睛、口腔與腸胃疾患,白內障、牙齦炎、十二指腸潰瘍、便秘、腹瀉、胃酸過多、胃炎,還可以運用於神經與骨骼肌肉,例如腦中風後輕癱、三叉神經痛、小兒麻痺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五十肩、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網球肘,甚至還有減肥以及青少年增高。
郭純恩補充,「我們有應用且有發表研究的有癌症止痛、顳顎關節障礙、尾骨骨折之疼痛、退化性膝關節炎。」曾有位騎摩托車車禍尾骨骨折的年輕女性,因為工作需要久坐,但骨折處疼痛難忍,吃止痛藥效果也不好,進行雷射針灸搭配頭皮針治療後,兩個多月後疼痛分數由原本的8分降低至0分,且追蹤2年沒有再發生。郭純恩接著補充,「她看診時還自備一個甜甜圈枕墊在屁股下,避免碰到尾骨,不過一個月後,可自然坐在看診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