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進入後期,經濟需求強力反彈,導致供需嚴重失衡,引發物價持續上漲,即使聯準會透露年底將縮減購債規模,明年有機會升息等鷹派言論,仍無法抑制物價漲勢,美國聯準會(Fed)上月23日公布最新決策,暗示最快11月啟動QE(量化寬鬆)退場,加上通膨急升持續時間超出預期,半數Fed決策官員預測明年就會展開升息,有報導指出,雖然聯準會上月暗示明年有機會升息,但市場已經消化聯準會對於升息的喊話,可能要等到確切時間點出現後才會得到論證。
眼看美國升息露出曙光,美元也開始走強,如果一直想要透過買美元保單來賺利差、匯差的投資人,不妨趁機進場規劃!
央行官員分析,美國將自11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點狀圖也透露美國升息時間會提前到2022年,使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美元強勢走揚,再加上近期金融市場動盪加劇,使得資金避險需求提振,種種因素都讓美元獲得一定支撐。若縮減購債計畫一如市場預期或是更快完成,對美元的支撐力道就會更強。
台北外匯市場部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勢趨貶。國際美元強勢,吸引外資偏向匯出,再加上出口商觀望美元會有更好價位,拋匯力道偏弱,新台幣支撐力道不足以平衡外資匯出力道,致使新台幣貶勢進一步加重。今(13)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破28元關卡,收在28.132元兌1美元。
根據10月份最新的宣告利率,美元保單利率普遍都拉高到3%以上,如果你是空手投資人想把握時間買美元保單,可以先將台幣兌換成美元時,再去買美元保單,趁現在匯率還在難得的28元左右震盪,盡快規劃美元理財商品,享有未來匯差空間,建議進場前要留意兩大風險:
(1)匯兌風險:保單持有時間通常有6年及10年,因外幣兌換台幣時間點不同,可能產生匯兌差價風險,匯率變化難以預測,受益人未來領取保險金時,有可能因美元貶值,導致換匯為台幣時產生損失。
(2)匯款費用:外幣保單由於必須透過銀行外匯存撥,中途借款解約時,須另付匯款手續費給中間銀行及受款銀行,民眾在投保前最好了解保單條款的規定,哪些費用是由保險公司或保戶負擔,以免日後發生爭議。
如果手中已有美元保單到期的投資人,由於美元保單繳費、保險給付均以美元計算,因此民眾若覺得收到保險給付時的匯率不符合期待,也可以先存放在外幣帳戶,等到出現可接受的匯率水位,再換回台幣。
或是轉換到其他美元計價的股市或債券,投資屬性較保守、風險承受度相對低的投資人,可以轉入高評級債券、複合債等商品,若是積極一點的投資人,可以考慮分散購買美股ETF。
一般買外幣存款的民眾,大多不是短線投資,對短期的匯率波動不必太在意,因為各國央行都不會容忍自己國家的貨幣匯率波動太大,跟其他的投資工具如股票相較,換算起來的報酬率,做外幣存款其實波動很小,風險也較小。
如果購買時以台幣計價的基金就不用考量匯率風險,假設進場買價是10元、賣價11元,就是投資報酬率10%;但如果是用原幣計價,例如美元,在轉換過程有匯率因素,投資人是以台幣換成美元後再去投資,贖回時將美元轉換成台幣,轉換會出現匯率損失,還有手續費,相對會減損投資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