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報導,由於全球晶片短缺,蘋果公司可能削減iPhone 13產量多達1,000萬支,包括台積電等16檔蘋概股賣壓沈重,股價多數臉綠,惟法人認為,缺料對蘋果影響應不大,蘋概股股價表現不佳,應與市場氛圍關係較大,而非基本面。
根據彭博報導,蘋果公司原預估在年底前生產9,000萬支這款新型iPhone手機,但蘋果告訴其製造商,博通公司(Broadcom Corp.)和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Inc.)等蘋果的晶片供應商供貨面臨困難,iPhone 13產量將會減少。蘋果股價在盤後下跌0.91%。
兆豐投顧協理黃國偉認為,此一消息尚難確認真偽,但13日大型權值電子股賣壓沈重,與其說是受基本面影響,市場更擔心的是資金外移風險,台股反彈力道不強,短中長期均線下彎,空方氣盛。
美債上限延長即要表決,市場擔心美國國會不通過,加上在通膨升溫問題,聯準會明顯預測失準,市場也擔心聯準會因此加速縮減購債,而美元續強,也影響資金流向,不利新興市場股市。
國泰證期資深經理蔡明翰認為,蘋果下修出貨量,主要原因是晶片短缺,並非需求減弱,後續進入第四季產業淡季,供不應求的狀況有望稍微緩解,因此,下修的問題影響有限。
目前壓抑股價表現的因素,還是油價強勢,市場預期聯準會緊縮腳步將加快,導致資金回流歐美市場避險,在美元強勢下,外資操作自然偏向保守,在美元未轉弱之前,電子權值股恐持續受到壓抑。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吳繼先認為,蘋果新產品的規格演進已至極限,以致於沒有什麼驚喜,蘋果供應鏈第三、第四季是拉貨旺季,業績持續增溫,惟股價不一定連動。
觀察手機供應鏈表現,除蘋果新機外,三星10月20日將有新機上市,大陸品牌手機也將陸續推出新機,若銷售動能不錯,預期台廠也能受惠。
原文來自<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