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位網友以「7、8年級到底是犯到了誰?」為題在PTT上PO文,他表示明天要帶沒保險的老爸看病,躺在床上突然悲從中來,他提到7、8年級真他X有夠悲哀,外語能力、文書作業能力不能少,再加上非要唸到碩博,才能掙到一份薪水還可以的工作,牙牙學語的時候房價先爆衝一次,最近又再爆衝一次。
原PO表示,在物價齊漲、薪資卻不漲的年代,讓許多年輕人深刻感受到生活不容易,他提到7、8年級世代正在面臨的四大問題,包括求職條件要求高、房價薪資比嚴重失衡、雙親負擔、社會福利搖搖欲墜,讓他忍不住直呼,「7、8年級到底是得罪了誰啊?」文章一出來掀起網友們正反兩面論戰。
原PO比較世代差異,他認為4、5年級的父母不須什麼特別技能,就有一個穩定且不錯的工作,甚至還能有間房子,也無須為自己往後的人生做打算,並舉他的父母為例,「完全沒保險也沒啥規劃,退休後的打算就是靠勞保年金、靠小孩養,一旦講理講不過,就直接放大絕情感勒索」。
原PO提出4點無奈表示,求職條件要求高、房價薪資比嚴重失衡、雙親負擔、社會福利搖搖欲墜,「他們還有勞保可以領,我都不知道,我退休時勞保還在不在」,直呼「7、8年級到底是得罪了誰啊?」。
此文一出後,立刻引起網友正反激戰,一派人則反諷原PO「是你不會投胎」、「至少之後會留房產給你還不算太慘吧,很多人繼承到的只是債務」,而另一派網友則認為,「養兒防老真的哭,4、5年級退休,還在找小孩要錢」,也有網友認為,「每次想到這個就難過 爸媽沒保險、沒房子、負債一堆,還會情緒勒索,甚至覺得養兒防老,真的一出社會就困難模式,但沒辦法現實就是這樣」。
現在利率太低,保單太貴,要人們馬上把退休所需資金儲備好,太過困難。但可以先試想,從沒收入或退休的那一日開始,身邊如果只有勞保勞退和少許資產,其他什麼都沒有時,未來可能會面臨著哪些風險?
若你身邊沒有多的閒置資金,就一定要加入公司的團體保險。商業保險則要先買足定期險,用較少的錢買下基本的保障,而且一定要購買「實支實付」和「意外險」。薪水再怎麼低,基本保障一定要先顧好。如果連這些錢都捨不得花,當意外或生病發生時,只好動用自己的老本來支付。但如果連老本都沒有呢?悲劇就發生了。
保險主要是轉嫁自身無法承受的風險,避免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對經濟造成嚴重負擔,但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哪些保障最為需要呢?壽險則是在不幸身故後,能將這筆錢遺愛給家人,讓原本生活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在基本保障做足後,如果經濟預算允許,建議可透過失扶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等險種來補足保障缺口;許多人外出常以汽、機車等為代步工具,如有意外險則可轉嫁事故發生時,至少有一筆保險金可支撐生活;再來是預防疾病風險找上門,這時醫療保障就顯得相當重要,特別是實支實付醫療險,可負擔自費醫療部分。
超過 55 歲後,家庭責任逐漸降低,保單可以慢慢調整,這時資金運用也會比較充裕,一定要積極思考退休,加速準備退休金,此時可以看個人風險屬性屬於積極或保守。
保險規劃就像是一幅拼圖,先有一個概念,接著再滾動式修正調整。就算不能一步到位,但絕對不可以不進行規劃,小小的起步持續加大保險部位,就是對自己與家人負責任的表現,不要為人情而買保單,買了就要自己負責任,不能再牽拖,一張保單可能要繳費 20 年,終身隨著你,購買前要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