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四季歐美消費旺季,全球貨櫃航運龍頭馬士基(Maersk)股價飆高,加上運價指數陸續回穩,配合營收與季報利多,長榮(2603)與萬海(2615)迎來法人逢低承接,順利展開反彈行情。
法人指出,盤面上強弱勢股開始進行位階調整,原先強勢的主流題材股在急漲過後,面臨正乖離過大及獲利回吐賣壓,資金轉移至跌深的航運股,以貨櫃三雄領頭展開攻勢,航運指數連4日收漲,續朝季線靠攏。
此外,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連三周回檔盤整,但跌幅縮小至0.35%,且美西線與歐洲線止跌翻揚,並維持在高檔水位;波羅的海貨櫃運價指數(FBX)也維持在萬點之上,國際運費持續堅挺利於第四季貨櫃業者營運淡季不淡,甚至有望優於去年同期。
全球指標性業者中遠海控及赫伯羅特(Hapag-Lloyd AG)對貨櫃市場前景釋疑,以及馬士基再度發動攻勢後,貨櫃股人氣回溫,長榮2日獲三大法人聯袂買超1.19萬張,股價續站百元關卡。
長榮雖還未公布10月營收與第三季財報,但今年前三季營收已達3,349.51億元,年增1.35倍,提前創下歷年營收新高;上半年獲利781.41億元、每股盈餘15.03元,同步改寫歷年最佳紀錄,法人預估全年獲利上看3個股本。
此外,長榮繼第二艘2.4萬TEU(20呎櫃)的大船9月投入營運後,訂造的第三艘2.4萬TEU大船也預計在4日到達台北港,並將在本月投入歐洲線,將對第四季營收帶來貢獻,市場也預期年底還有1艘2.4萬TEU新船將進行交付。
萬海2日同樣獲三大法人合力買超2,803張,今年以來公司積極擴充船隊,上半年交付6艘新造船後,預計下半年還有5艘新造船加入。除新造船外,萬海也透過購入二手船增加運力,繼上半年8艘二手船後,日前再度宣布以4,100萬美元取得一艘1,774TEU全貨櫃輪,有望成為推升第四季營運的重要關鍵。
原文來自<工商時報>